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護理>正文

準媽咪產后都有哪些變化?

當孕育了10個月的胎兒從母體娩出的那一刻起, 小寶寶就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可是媽媽體內的那個小房子——子宮, 可不會一下子就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如今, 它神圣的使命已經完成, 此時它更需要關心和照顧, 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子宮可以說是母體在懷孕、分娩期間體內變化最大的器官。 它可以從原來的50克一直增長到妊娠足月時的1000克。 一般來講, 產后的子宮需要6-8周左右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延伸閱讀:準媽咪產后都有哪些變化? 產后, 陰☆禁☆道恢復改善性☆禁☆生☆禁☆活

子宮恢復

主要包括三方面, 即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
Advertisiment


子宮體的復原

在胎盤排出之后, 子宮會立即收縮, 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個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宮體, 它的最高處和肚臍的水平同高。 以后子宮底的高度, 會每天下降1-2厘米, 大約在產后10-14天內, 子宮變小, 降入小盆骨腔內。 這時, 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子宮頸的復原

在分娩剛剛結束時, 因子宮頸充血、水腫, 會變得非常柔軟, 子宮頸壁也很薄, 皺起來如同一個袖口, 7天之后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 一直到產后4周左右, 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子宮內膜的復原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 由母體排出以后, 從子宮內膜的基底層, 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宮內膜。
Advertisiment
產后10天左右, 除了胎盤附著面外, 其他部分的子宮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 剛剛分娩后, 胎盤附著部分的子宮壁面積約手掌大, 到產后2周左右, 直徑已經能縮小到3-4厘米, 但產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如果子宮里有殘留的胎盤或胎膜組織, 或產后子宮收縮不好, 子宮復原的速度就會放慢。 產后的子宮為了恢復原來的大小, 需要更有力的回縮, 所以在產后一周內媽媽會感到產后宮縮的疼痛, 這種宮縮會在媽媽給孩子哺乳時更為明顯, 但不會令人難以忍受。 醫學專家認為, 多與孩子肌膚接觸及哺乳是促進子宮復原的最佳刺激。

延伸閱讀:產后保養的十個錯誤觀念 痛快揮別產后de幾種疼痛

影響子宮復原能力的因素

● 胎盤或胎膜殘留于子宮腔內。
Advertisiment


● 子宮蛻膜脫落不全。

● 合并子宮內膜炎或盆腔內炎癥。

● 子宮過度后屈, 使惡露不容易排出。

● 合并子宮肌壁間肌瘤。

● 排尿不利, 膀胱過度充盈, 致使子宮不能下降至盆腔。

● 產婦年齡較大、健康情況差、分娩次數多或多胎妊娠, 也往往會影響子宮的復原能力。

四招令子宮快復原

1、產后應及時排尿。 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于膨脹狀態。

2、產褥期應避免長期臥位。 產后6-8小時, 產婦在疲勞消除后可以坐起來, 第二天應下床活動, 以利于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 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如果子宮已經向后傾屈, 應做膝胸臥位來糾正。

3、產后應該哺乳。 因為嬰兒的吮吸刺激, 會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 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Advertisiment


4、注意陰部衛生。 以免引起生殖道炎癥。



什么叫子宮復原不全?

子宮復原不全是指產后已經多日, 子宮收縮不好, 還是比較大而柔軟, 遲遲不恢復到原來的形狀, 而褐色惡露卻常常持續不斷。

如果子宮復原不全, 子宮遲遲不入盆腔, 在恥骨上區總能摸到子宮底, 有時還有壓痛。 如果惡露量多, 且為暗褐色或紅褐色, 就應考慮為子宮復原不全;如有臭味, 可能已經并發感染了。

延伸閱讀:產后常見癥狀應對全方案 產后30天瘦身四大關鍵

我們主要可以通過注意觀察惡露的顏色、量和氣味來判別是否有子宮復原不全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 在產后3周左右惡露就干凈了, 也有少數延長到產后6周才干凈。 根據惡露的性質和階段性,
Advertisiment
一般可分為3種:一種是產后3-4天, 量比較多, 顏色鮮紅, 稱為血性惡露(紅色惡露), 除大量血液、小血塊及壞死的蛻膜組織外, 有時里面還有胎膜的碎塊、胎兒皮脂、胎毛及胎糞等;第二種是產后的一周左右, 惡露變為淡紅色, 所含的血液量較少, 有較多量的宮頸黏液及陰☆禁☆道滲出液, 還有壞死的蛻膜、白細胞及細菌, 這種惡露稱為漿液性惡露;第三種是產后10-14天, 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 血量更少, 內含有大量白細胞、退化蛻膜、表皮細胞、細菌及黏液, 這時的惡露稱為白色惡露。

子宮復原不全者, 血性惡露明顯增多, 且持續時間延長, 可能長達10天左右(正常情況約為3-4天);惡露混濁或有臭味, 有時可能發生大量出血;血色惡露停止后, 白帶(也稱白惡露)增多,產婦有時感到小腹墜脹或疼痛。

小心“產后子宮脫垂”

除了以上所說的子宮復原不全以外,產后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子宮頸在坐骨棘水平以上。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松弛,子宮就會沿陰☆禁☆道下降,甚至全部脫出于陰☆禁☆道口以外,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分娩時用力不當,例如有的產婦子宮口尚未開全,即過早屏氣、使勁;分娩時未能很好保護會陰,產后又未能及時修復,導致子宮的支持組織松弛或撕裂;產后經常仰臥;產后過早活動,尤其是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如提拉重物,長時間蹲位、立位等等,這些原因都可能會引起產后子宮脫垂,影響產婦的子宮健康。由于新媽媽個人條件,恢復情況,家庭環境和健康習慣大相徑庭,新媽媽切不可想盡快恢復懷孕前的好身材而盲目地過早開始大運動量訓練,否則不但會事半功半,還有可能對新媽媽的身體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因此,新媽媽在誕生寶寶后,應進入專業產后恢復中心咨詢且聽從醫生建議,以科學的力量訓練,盡早恢復全身肌肉的力量,恢復苗條的身材。明星媽咪產后護理的專家們,會用科學的技巧和方法使新媽媽調理什重新,使新媽媽的身心健康追上時代的腳步,當然,也將為塑造孩子醫生的健康人格助一臂之力!具體問題請及時咨詢400-8818-185。


白帶(也稱白惡露)增多,產婦有時感到小腹墜脹或疼痛。

小心“產后子宮脫垂”

除了以上所說的子宮復原不全以外,產后子宮脫垂也是影響產婦子宮健康的又一疾病。正常子宮的位置是前傾前屈的,子宮頸在坐骨棘水平以上。這個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以及子宮的韌帶來支持的。如果這些組織發生了損傷或過度松弛,子宮就會沿陰☆禁☆道下降,甚至全部脫出于陰☆禁☆道口以外,這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分娩時用力不當,例如有的產婦子宮口尚未開全,即過早屏氣、使勁;分娩時未能很好保護會陰,產后又未能及時修復,導致子宮的支持組織松弛或撕裂;產后經常仰臥;產后過早活動,尤其是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如提拉重物,長時間蹲位、立位等等,這些原因都可能會引起產后子宮脫垂,影響產婦的子宮健康。由于新媽媽個人條件,恢復情況,家庭環境和健康習慣大相徑庭,新媽媽切不可想盡快恢復懷孕前的好身材而盲目地過早開始大運動量訓練,否則不但會事半功半,還有可能對新媽媽的身體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傷。因此,新媽媽在誕生寶寶后,應進入專業產后恢復中心咨詢且聽從醫生建議,以科學的力量訓練,盡早恢復全身肌肉的力量,恢復苗條的身材。明星媽咪產后護理的專家們,會用科學的技巧和方法使新媽媽調理什重新,使新媽媽的身心健康追上時代的腳步,當然,也將為塑造孩子醫生的健康人格助一臂之力!具體問題請及時咨詢400-8818-185。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懷孕之後媽媽都有哪些變化

    妊娠早期由於妊娠激素的影響大約在妊娠40-50天后可出現噁心、厭油、疲倦、晨吐等表現,稱為“早孕反應”,持續大約一個多月自然消失,一般情況下“早孕反應”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有少數孕婦嘔吐劇烈可...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褥期會有哪些變化?怎麼護理

    產褥期身體的變化主要包括生殖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還有腹壁的變化。子宮變化:胎盤娩出後,宮底在臍下一指;產後第一天略上升至臍平;以後每日下降1-2cm;產後1周約妊娠12周大小;產後10... [詳細答案]

  • 1回答

    佝僂病患者肋骨有哪些變化?

    肋骨呈串珠樣改變,胸部兩側肋骨與肋軟骨交界處呈鈍圓形隆起,以第7~10肋為顯著。胸廓和肋骨有改變,出現雞胸、肋膈溝、肋串珠等。嚴重佝僂病導致胸骨前突,形成雞胸,或胸骨劍突部內陷,形成漏斗胸。 [詳細答案]

  • 1回答

    黃體期,一般女性的身體會有哪些變化?

    黃體期是排卵後到月經來潮的前一天,卵巢受黃體刺激素的影響,分泌黃體素,維持增厚的子宮內膜,以利受精卵著床,若無受精卵著床,子宮內膜便會崩解,月經周經隨著月經來潮結束。月經週期的第15~28,一般歷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麻風病人的神經有哪些變化?

    一般外周神經改變就是肢體殘端的出現。神經本身是與毛細血管伴行,神經末梢是很細的,病變後變得非常粗大,變形之後可能肢體功能會失去或部分減少,包括敏感度、外形都會改變。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