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檢查>正文

準媽媽不可不知的超聲波檢查

產科超聲波的類型

B超也稱為二維超聲, 分為黑白的和彩色的兩種。 原理很簡單, 就是向體內發射超聲波, 超聲波也是聲音的一種, 具有穿透能力, 并且和所有的聲音一樣, 遇到屏障會產生回聲, 不同的屏障回聲的方式也不同, 利用電腦收集這些回聲, 轉化為相應的圖像在屏幕上顯示出來。

彩超其實還是黑白的, 而三維、四維彩超在做出三維、四維圖像的時候才可能是土黃色, 也并非彩超就是彩色的。 之所以被稱為彩超, 是因為會用彩色標注心臟、血流等指標。 彩超簡單的說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再加上彩色多普勒,

Advertisiment
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的優點, 又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 彩超的分辨率會比一般黑白B超高一些, 所以在需要做比較細致的檢查的時候, 更多的醫生愿意通過彩超來檢查。 例如, 因為彩超能用彩色標注血流, 所以當臍帶繞頸的時候就會看見寶寶的脖子上呈U形或者W形的血流, 對是否臍帶繞頸也就一目了然了。 目前用于產檢的超聲波一般都是二維的。

三維彩超、四維彩超的圖像是后期生成的, 并不是說觀察到的圖像就是三維、四維的, 而是仍然用普通彩超觀察, 然后通過儀器中的轉換軟件將觀察到的平面圖像轉成三維、四維的立體圖像, 使不懂B超圖像的人也能看出胎兒的模樣。

Advertisiment
而三維和四維的區別就在于在一個“時間維”, 也就是說, 前者是圖片, 后者是錄像, 可以讓孕媽媽看到胎兒一連串的動作。

產科超聲波的作用

按衛生部的要求, 在孕婦懷孕16~24周, 無腦兒、開放性脊柱裂、致死性軟骨發育不全、腦膨出、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和單腔心這6種嚴重的胎兒畸形是必須被檢查出的。 而在實際檢查工作中, 醫生還能通過B超發現更多的胎兒畸形, 如腦積水、胎兒水腫、胎兒胸腹腔積水、胃腸道閉鎖等。 如果遇到孕婦懷孕早期流血, B超可確定胚胎是否存活, 能否繼續妊娠, 有無異常妊娠;如果在懷孕中后期發生流血, B超可確定孕婦前置胎盤及前置的類型, 或者是否存在胎盤早剝的現象;對于子宮異常增大的孕婦,

Advertisiment
B超可確定羊水過多還是多胎妊娠, 還能觀察胎兒有無畸形;若發現胎兒有異常或懷疑有染色體異常的遺傳病胎兒, 可在B超監視下進行羊水穿刺、胎兒絨毛組織取樣、宮內臍血管穿刺取樣等, 再進一步作遺傳學檢查。

二維超聲波使用準則

孫三源醫師指出, 美國在2003年曾制定了產科超聲波的使用準則, 可分為4類, 簡述如下:

第一圍產期(12周前)超聲波

包括排除宮外孕、確定胎兒心跳、推定懷孕周數、評估是否有子宮或卵巢腫瘤、判斷是否多胎妊娠。

第二(12~24周)或第三(24周以后)圍產期超聲波

用于胎兒生長評估、羊水量測量、確認胎盤位置及胎位、胎兒解剖構造的檢查。

胎兒解剖構造檢查之細項包括:

1.頭頸部:腦室、脈絡叢、透明中隔。

Advertisiment

2.胸廓:心臟的四腔室。

3.腹部:胃、腎、膀胱、臍帶與腹壁連結處。

4.脊椎。

5.肢體。

6.性別:為非必要之檢查。

限定作用的檢查

在急診時, 孕婦陰☆禁☆道出血, 婦產科醫師即可用超聲波斷定是否為流產或其他原因;如果疑似胎位不正, 可用超聲波鑒定胎兒的先露部位。

特別的檢查(由專家來做)

當基本的檢查有疑慮時, 要實施特別的掃描。 如心臟掃描、多普勒血流檢查等。

產檢超聲波的掃描死角

二維超聲波顯現出來的畫面, 必須是經過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才能看出個所以然, 也因此造成孕媽媽們的疑慮。 孫三源醫師說, 孕婦在接受產檢超聲波時, 醫師一般都會邊照邊說明, 讓孕婦有參與感, 也讓她們比較放心。 但是, 通常也只能告訴孕婦“這是寶寶的手,

Advertisiment
這是寶寶的腳”, 卻不能肯定地告訴孕婦“手都是5指, 而且沒有相連”。 孫三源醫師指出, 通過超聲波檢查可以協助醫師了解子宮內胎兒的解剖狀況, 但是卻無法得知胎兒的智力、視力或聽力等生理功能是否正常。 另外, 如果是因為基因、染色體的異常所造成的病變, 也無法通過B超檢查得知。

哪些因素影響檢查效果

孫三源醫師表示, 目前超聲波對胎兒解剖結構異常的篩查幾率已經非常高, 但也并非100%, 因為檢查時還要受儀器的分辨率、胎兒的成長狀況、觀察者的經驗等因素影響, 再加上檢查是間斷性, 而不是持續性的, 有些畸形不一定能準確發現。

超聲波的特性

1.聲波的特性:超聲波是一種人耳聽不見的聲波, 其最大的物理局限就是不能夠穿透空氣和高密度的固體。如果孕婦脂肪較厚也會妨礙檢查。

2.解析度:超聲波的分辨率無法辨識出胎兒微小的缺陷。如較小的心室中隔缺損或動脈弓狹窄,不易經由超聲波診斷出來。又如神經管缺損通常位于尾脊處,產前也不容易利用超聲波發現。

因此,如果有羊水量過多或過少、胎兒周數較大骨頭已鈣化、孕婦腹部脂肪層較厚等情況時,胎兒的細部構造都無法看清楚。

胎兒持續成長,狀況不定

孫三源醫師指出,幾乎所有胎兒的內臟器官在出生前都會持續不斷地成長變化,因此在早期檢查時狀況正常的器官,也不能保證在出生時和出生后一定正常。也因為受限于孕婦肚皮及子宮的阻擋,無法調整胎兒的姿勢及位置,所以無法獲得某些角度的影像。

孫三源醫師提出以下幾項因胎兒成長狀況而造成超聲波檢查有所限制的情況:

1.[腦積水] 有許多腦積水或腎積水的情況,都會到了懷孕后期才逐漸產生。

2.[全盲] 胎兒在子宮內因為沒有光線的刺激,因此不會睜開眼睛,所以無法診斷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癥的狀況。

3.[聽力] 在胎兒5~6個月大時,聽力已有發育,但目前沒有任何的檢查方式可以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的問題。

4.[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的心房中隔(即卵圓孔)及動靜脈導管都是在出生后才會逐漸關閉,在出生時可輕易診斷出的心臟病,卻無法在出生前就得知。

5.[腸胃道阻塞]腸胃道的阻塞病變極少會出現在懷孕24周之前,因為胎兒在懷孕前期通常很少大口地吞進羊水。

6.[肢(指、趾)端異常]像是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并指或指節缺失等異常狀況,也因為胎兒常處于握拳狀態而幾乎無法由超聲波確切診斷。

7.[侏儒癥]有部分的侏儒癥無法在早期診斷出來。因為胎兒在6~7個月大的時候,骨頭的發育生長就會逐漸停止。

8.[先天性代謝異常]絕大部分的生化代謝異常疾病,如黏多醣癥,要等到寶寶出生進食后,才會逐漸發病,也因此許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謝異常在產前無法辨認,除非媽媽已生過類似疾病的寶寶。

其最大的物理局限就是不能夠穿透空氣和高密度的固體。如果孕婦脂肪較厚也會妨礙檢查。

2.解析度:超聲波的分辨率無法辨識出胎兒微小的缺陷。如較小的心室中隔缺損或動脈弓狹窄,不易經由超聲波診斷出來。又如神經管缺損通常位于尾脊處,產前也不容易利用超聲波發現。

因此,如果有羊水量過多或過少、胎兒周數較大骨頭已鈣化、孕婦腹部脂肪層較厚等情況時,胎兒的細部構造都無法看清楚。

胎兒持續成長,狀況不定

孫三源醫師指出,幾乎所有胎兒的內臟器官在出生前都會持續不斷地成長變化,因此在早期檢查時狀況正常的器官,也不能保證在出生時和出生后一定正常。也因為受限于孕婦肚皮及子宮的阻擋,無法調整胎兒的姿勢及位置,所以無法獲得某些角度的影像。

孫三源醫師提出以下幾項因胎兒成長狀況而造成超聲波檢查有所限制的情況:

1.[腦積水] 有許多腦積水或腎積水的情況,都會到了懷孕后期才逐漸產生。

2.[全盲] 胎兒在子宮內因為沒有光線的刺激,因此不會睜開眼睛,所以無法診斷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癥的狀況。

3.[聽力] 在胎兒5~6個月大時,聽力已有發育,但目前沒有任何的檢查方式可以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的問題。

4.[先天性心臟病] 心臟的心房中隔(即卵圓孔)及動靜脈導管都是在出生后才會逐漸關閉,在出生時可輕易診斷出的心臟病,卻無法在出生前就得知。

5.[腸胃道阻塞]腸胃道的阻塞病變極少會出現在懷孕24周之前,因為胎兒在懷孕前期通常很少大口地吞進羊水。

6.[肢(指、趾)端異常]像是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并指或指節缺失等異常狀況,也因為胎兒常處于握拳狀態而幾乎無法由超聲波確切診斷。

7.[侏儒癥]有部分的侏儒癥無法在早期診斷出來。因為胎兒在6~7個月大的時候,骨頭的發育生長就會逐漸停止。

8.[先天性代謝異常]絕大部分的生化代謝異常疾病,如黏多醣癥,要等到寶寶出生進食后,才會逐漸發病,也因此許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謝異常在產前無法辨認,除非媽媽已生過類似疾病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