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保健>正文

準媽媽要注意寶寶的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專科門診候診廳內, 幾位年輕的媽媽在相互談論著各自寶貝兒女的病痛:寶寶的體質差、發育遲緩、食欲差、胸部發育成雞胸、心跳快、出汗多、口唇發紫、易感冒、發燒、易患肺炎、咳嗽。 有的寶寶喜歡蹲著, 手指和腳趾像個小鼓槌等。

年輕的媽媽們述說著, 回憶自己在懷孕1-3個月左右時, 患過病毒性☆禁☆感冒或風疹, 影響了胎兒心臟的正常發育, 致使寶寶患了先天性心臟病。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當她們的寶寶就診時, 醫生告訴她們, 先天性心臟病是胎兒在母體內生長過程中的缺陷所造成的心臟結構的異常。

Advertisiment
這是由心臟在胚胎時期發生障礙造成的。 在胚胎發育的第2~3周, 心臟開始發育, 由一組內膜樣細胞發育成原始管狀心, 再經過分節、屈曲、旋轉、 吸收、融合、再分隔等一系列復雜步驟, 到胚胎第7~8周時, 心臟發育基本完成, 形成有完整功能的四腔心, 正常的心臟四腔分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右心之間由房室間隔分開, 各方發出大血管, 互不相遇。 如果心血管發生異常, 就使間隔生長不完整形成左心和右心部分相通均是與大血管間的相通。 原來從左心發出的血管開口卻在左右心之間。 更有甚者, 左右位置轉換了, 有的因移位造成關閉不全, 也有的可發生心臟瓣膜的狹窄等不正常的現象, 如血液從左心流向右心就可造成右心或肺循環的血量增加,
Advertisiment
使心臟的負擔加重。 又如間隔缺損, 使右心的血流向左心, 大量不帶氧的血流向全身, 出現皮膚發紫。

先天性心臟病是心臟的某一部分發育不正常致使心臟結構發生異常, 這就可能導致心臟擴大、心力衰竭、喪失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以至于縮短性命。

小兒心臟病大部分是先天性的。 既然是先天性的心臟結構異常, 那么后天自然矯正的可能性是極其微小(部分動脈導管關閉或小的間隔缺損, 有極少數人可自然閉合)。 沒有什么藥物可促使心臟繼續生長發育來彌補這個不足, 只有靠心臟外科手術才能夠矯正。 一般來說, 患先天性心臟病的人, 不論年齡大小, 也不管癥狀的輕或重,

Advertisiment
一旦確診, 就應當及時爭取手術矯正的機會, 以免隨著年齡的增長使病情加重, 甚至失去手術的機會, 遺憾終生。

患先天性心臟病的病因是非常復雜的, 研究者也很多, 但至今尚不十分清楚, 遺傳、社會環境因素、接觸有害物質等等, 觀點頗多。 臨床上多見的是母親懷孕時曾被病毒感染或發風疹所致。 那么就讓我們從所知的這幾個方面進行預防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