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在妊娠期間, 由于胎兒生長發育和孕婦自身的需要, 必須從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 尤其是妊娠頭3個月, 受精卵處在分化最旺盛的時期, 各種器官系統尚未形成, 這時, 孕婦所需的營養和微量元素越來越多。 倘若孕婦偏食, 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得不到及時補充, 必然導致微量元素的缺乏, 禍及胎兒。
國內外研究證實, 胎兒出生后可能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聾啞、癡呆、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小頭、耳位低等畸形及先天性克汀病,
Advertisiment
既然孕婦飲食的好壞如此重要, 那么, 準媽媽的飲食有哪些基本要求呢?調配孕期的膳食, 要考慮到蛋白質、脂肪和糖的適量攝入, 孕婦需要的熱量比非孕期高25%左右。
Advertisiment
多進食富含碘、鋅、銅、鐵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在天然食品中, 含鋅較多的動物性食物有牡蠣、鯡魚、牛肉、羊肉、豬肉、魚、蛋等;植物性食物有花生、芝麻、核桃、黃豆等。 一般動物性食物內的鋅生物活性大, 較易吸收和利用, 而植物性食物內含鋅量少, 且較難吸收, 因此, 應注意選食。 在各類蔬菜、大豆及豆制品、豬肝等食品中, 都含有豐富的鐵, 芝麻、芝麻醬、黑木耳中含鐵量更高, 只要多吃些這類食品, 缺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含碘豐富的食物有海帶、海魚及紫菜等。
妊娠期間, 應定期到醫院檢查, 若出現某種微量元素缺乏時, 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