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爸爸早教的影響超過媽媽

孩子最理想的人格是同時兼具了父愛和母愛兩方面的內容。 現在較為普遍的問題是, 一些做父親的往往忽視甚至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 致使孩子所受的父性教育嚴重不足。 這樣的孩子容易形成所謂的“偏陰性格”, 即脆弱、膽小、多愁善感、依賴性強、獨立性差。 父親應“親臨”教育第一線, 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和自主能力, 使孩子更好地適應現實世界和未來社會。

《三字經》有雲:“養不教, 父之過”。 近來, 各國一些研究證明, 在人的一生中, 父親的影響至關重要, 甚至超過母親。

奧地利心理學家對398名罪犯的父親進行調查,

Advertisiment
其中183名罪犯的父親酗酒, 120名罪犯的父親賭博、性放縱、不誠實。 這些父親放棄了影響子女的責任, 意識不到子女的健康成長根本離不開他們的影響。 有個別父親還給子女帶了壞頭, 或造成心靈的傷害, 最後在子女滑向犯罪深淵時, 不僅不能及時地拉他們一把, 反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導致孩子最終墮落為罪犯。 美國一項研究也表明, 與母親親近、與父親疏遠的男孩成年後普遍適應性差、性格內向、缺乏進取精神;而與父親疏遠的女孩成年後, 在與男性形成親密關係上容易形成缺陷。 也因此, 有心理學家將父親的影響力比作“離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它會持續不斷地發生裂變、釋放“能量”,
Advertisiment
幫我們形成完備的人格。 父親的影響在兒童期和青春期影響最大, 在嬰兒期、壯年期、老年期影響較小。

嬰兒時期:加速母子分離。 在嬰兒期, 孩子主要依賴母親, 從媽媽那裡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 因此, 看似出生時早已剪斷的臍帶, 實則還存在於母子的心中。 此時, 父親恰恰要充當加速母子分離的角色, 以便形成正常的等邊三角的家庭模式。 在這個階段, 父親應該多抱抱孩子, 和他們建立感情。

兒童期:規則的代表, 效仿的物件。 這時孩子面臨重要的人生發展任務——— 性別角色認同。 心理學研究發現, 父親對孩子性別意識的形成比母親更重要。 此時, 父親必須給孩子建立規則, 引導男孩向男人的方向發展, 教他們勇敢、理性、負責任、敢於參與社會活動、關注世界等。

Advertisiment
佛洛德認為, 懦弱和疏離的父親是將兒子推向同性戀隊伍的“罪魁”。 另外, 美國學者比博認為, 對於女孩, 父親則要告訴她們, 女孩子是什麼樣, 她們與男人的區別在哪。

因此, 在這個階段, 父親要給孩子樹立榜樣, 如在公共場合不吸煙、不隨地吐痰、遵守交通規則、對家庭負責、努力工作等, 這會讓男孩子從小就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男人, 讓女孩子從中獲得安全感。

青春期:超越的標杆。 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迅速覺醒, 不再認為自己是孩子, 有了強烈的獨立參與社會活動的意識, 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崇拜父親了。 男孩開始看不慣父親, 甚至覺得爸爸窩囊;女孩則把對異性的崇拜從父親轉向同齡人。

Advertisiment
父親開始成為孩子超越的標杆。

這時父親要注意自身行為, 一方面, 不要過分壓制孩子,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鼓勵他們多參加社交活動, 如果有可能, 要多帶孩子和自己一起出席社交場合。 另一方面, 對待別人, 這一點可能更重要。 此時, 父親要孝順老人、關愛弱小、寬容待人, 將工作做得有條不紊, 這樣孩子超越的將是一座高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