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服飾裝扮>正文

理大女博士 研減腰痛孕婦裝

 ■香港何倩文(右)在其導師理大紡織及制衣學系副教授余詠文(左)指導下, 設計出背心型的孕婦功能服, 幫助孕婦減少懷孕時的腰骨疼痛。

 對不少人來說, 「孕婦裝」可能只是一襲寬松欠剪裁的衣裙, 但當加入護理、人體力學及物料科學等專業知識, 便成為不一樣的「功能服裝」。 理工大學紡織及制衣學系應屆博士畢業生何倩雯, 經3年不懈努力, 研制了首件能夠配合孕婦體形變化、有效減少腰骨疼痛的功能服裝。 對比起坊間制作簡單、欠缺科學測試支持的托腹帶、托腹褲, 她在研究中創新地制定了孕婦功能服設計及評估的標準,

Advertisiment
為一眾準媽媽帶來重要的「科學支撐」。

 何倩雯介紹說, 如今市面雖能見到不少供孕婦穿著的托腹帶、托腹褲、孕婦吊帶及背心, 但她多次翻查資料, 發現無論在中國以至國際間, 針對這些服裝能否有效改善人體腰骨疼痛的科學測試極少, 數據嚴重不足。 由于科研基礎欠奉, 開創性的工作尤其困難, 何倩雯需要從頭做起, 第一步是先建立設計的科學標準, 并循序漸進, 希望能生產一件真正的「孕婦功能服裝」。

研究3載 經7大步驟

 一件孕婦功能服看似簡單, 但需要用到的知識及試驗過程卻極為復雜, 涉及人體力學、醫學、紡織及制衣等范疇, 并非幾塊布料拼湊可得。 何倩雯表示, 整個研究持續了3年,

Advertisiment
經歷7大步驟, 包括人體力學測試、試穿測試、參與者面試階段、研究設計、研究過程、研究評估等。

 由于有關研究橫跨多個學科, 期間更「出動」了多位來自不同學系的導師, 才能成功幫助何倩雯找出研究的脈絡。 她舉例指, 為讓孕婦在穿著時腰骨受力恰當, 她曾不斷翻閱人體力學資料, 請教相關學科的教授。 另外, 在懷孕初期至生產前, 孕婦的肚子會因胎兒的成長而愈來愈大, 為找到一種既不讓孕婦皮膚敏感又擁有足夠彈性的布料, 何倩雯要小心翼翼地與紡織及制衣教授合作, 完成了對布料彈性、透氣性及伸展度等的一系列測試。 在融合不同學科的知識及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后, 何倩雯終于找到了一個有系統的科學研究標準,

Advertisiment
并成功以背心型的設計將孕婦因胎兒重量而對腰部構成的壓力分擔至肩背, 完成有關「功能服」。

4孕婦實驗 3位予高分

 當初步成品終于擺在眼前, 何倩雯便需要覓得合適的孕婦, 參與試穿。 她表示, 雖然自己是在做研究, 但留在實驗室的時間不多, 因為花了不少時間到醫院尋找參與者, 「大多數人一開始都表現得非常支持, 半年時間便找到86名愿意參與的準媽媽, 但是往后過程并不順利, 最后能堅持完成試驗的只有9人。 」在試驗中, 何倩雯安排了其中5人作對照, 另4人則每日10小時連續7周穿著功能服裝, 并配合產前運動, 再就功能服裝透氣性、舒適度、改善腰骨疼痛等方面評分。 結果發現, 4位孕婦中有3位都給予接近滿分,

Advertisiment
顯示研究已初步成功, 其相關的博士論文亦可完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