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產前檢查要檢查哪些內容

孕婦懷孕以后應定期到醫院接受產前檢查, 以保證母胎平安。 其檢查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病史
①現病史:本次妊娠情況, 包括有無惡心、嘔吐、頭暈、頭痛、心慌、氣急、下肢浮腫、陰☆禁☆道流血、發熱等情況, 有無胎動及胎動開始的時間。
②月經史及過去妊娠史:初潮年齡、周期長短、來潮天數、末次月經時間。 結婚時間、愛人年齡、職業、健康情況等。 過去妊娠、分娩、產后經過情況, 包括有無流產、早產、難產史(難產原因、胎兒大小及出生時情況, 所施手術及術后情況);有無產后出血及其他合并癥經歷, 上一胎新生兒情況如何。
Advertisiment

③既往史及家族史:其中特別要注意與本次妊娠有關的因素, 如心、肺、肝、腎有何疾病, 有無高血壓、糖尿病、血液病、脊柱畸形等;家庭史要著重注意家屬中有無雙胎或多胎、結核病、精神病、遺傳性疾病等情況。
(2)檢查
①體格檢查:主要了解孕婦的發育和營養狀況。 身高低于140厘米者, 常伴有骨盆狹窄, 易致難產。 妊娠后期, 每周體重增加不應超過0.5千克, 超過者應考慮是否有水腫。 正常孕婦的血壓應該不超過17.3/kPa, 如果超過17.3/kPa或與原來的血壓相比, 收縮壓增加超過4.0/1 .95kPa, 即屬病理狀態。 體格檢查還包括心、肺、肝、脾及乳☆禁☆房發育情況, 如懷疑有心肺疾病時, 需進行心電圖、胸透等檢查。
②化驗檢查:一般只需作尿常規、血常規等。 如懷疑有出血傾向, 可測定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血纖維蛋白原等檢查。
Advertisiment

③產科檢查:產科檢查由產科醫生進行。 檢查前先排空小便, 仰臥于檢查床上, 腹部袒露, 雙腿屈曲, 讓醫生檢查。 產科檢查的內容包括檢查腹部的大小、子宮的形狀、腹壁有無水腫、疤痕等。 腹部門診查子宮大小、胎先露及胎方位、先露部是否銜接。 聽診了解胎心情況及胎先露部位。 骨盆測量有助于醫生對孕婦臨產采用什么方式分娩, 有一個初步的判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