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產后例假怎樣才是正常情況

產后新媽媽的月經恢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現象, 但是過胖、精神壓力太大、卵巢功能有問題等, 都會造成產后各種月經問題。

正常來經時間

新媽媽月經恢復的時間有早有晚, 早的可在滿月后即來月經, 晚的要到寶寶1歲后才恢復。 從醫學角度來講, 根據子宮內膜的組織形態來推測, 可能早在產后33~42天, 卵巢就可排卵了。 此外, 在產后6周, 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后的黃體存在。

如果新媽媽沒有喂奶, 月經通常在產后6~8周內會來。 研究資料顯示, 沒有哺乳的新媽媽, 有40%在產后6周恢復排卵;到了產后8~12周, 還沒有恢復排卵及月經的新媽媽大約只占35%。

Advertisiment
哺乳的新媽媽, 在產后12周約有25%會恢復排卵與月經, 大多數哺乳新媽媽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產后泌乳激素持續維持高數值時, 即會發生所謂的產后無月經癥。 通常稱血中泌乳激素過高的毛病為“高泌乳激素血癥”。 哺乳期新媽媽沒來月經, 是因為哺育母乳會使血中的泌乳激素升高, 使腦下視丘的性腺荷爾蒙分泌素分泌減低或停止, 而造成沒有排卵周期不能排卵。

母乳喂哺寶寶的新媽媽,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有的要在一年后才來月經。 大多數人第一次的月經量比平時月經量多, 第二次月經就恢復了,這些都是正常現象,因此不必治療。

tips:當月經來潮時, 哺乳媽媽的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質量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

Advertisiment
脂肪的含量偏低些。 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癥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后, 就會恢復正常。 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后, 新媽媽都無須停止喂哺。

來經時間不規律

原因

新媽媽產后來經時間不規律, 主要是由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 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器質病變包括生☆禁☆殖☆禁☆器官局部的炎癥、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藥物因素如使用內分泌制劑等, 這些原因都可能使產后來經時間不規律。

預防治療辦法

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 多休息, 加強營養,

Advertisiment
適當運動, 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 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

tips:新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我調養: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 心情抑郁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 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 月經提前。

2.生活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 人們的心情則能愉悅, 也就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3.參加活動, 避免過于安逸, 造成懶惰。 另外也要多休息, 避免過度勞累對健康不利。

4.在用藥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 即可減少素藥對人體的損害, 又能“補益精氣”, 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溫馨提示: 產后形體恢復:
1、時間:越早越好, 不要坐月子。
2、運動:盡早開始走路、形體訓練。
3、飲食:逐漸控制, 切忌盲目進補。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