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產婦應補充哪些營養素

產婦產後因要彌補分娩時體力的消耗和產後出血及惡露排泄造成的身體的損失, 還因為哺乳每日要分泌大量的乳汁, 因此對飲食的要求就不同於往常了, 既要富有營養, 又要易於消化。
產後的營養首先是需要高熱量。 每日所需的熱量基本相當於重體力勞動者每日所需, 約2500卡/日(cal/d)。 因此僅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熱量是遠不能滿足需要的。 因此還要增添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 如:牛肉、羊肉, 瘦豬肉、雞蛋、果仁或魚蝦類食物。 高齡產婦所需的營養素有:
優質蛋白質
產婦在哺乳期間為了保證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每天要分泌大量的乳汁, 乳汁裡含有蛋白質。 如果在產後僅攝入常量的蛋白質, 產婦就可能出現負氮平衡。 為保證產婦正常的乳汁分泌, 每天應增加25克蛋白質。 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主要是雞肉、蛋類、奶及乳製品。 大豆也含有極其豐富的蛋白質, 如每100克幹豆中含有36~40克蛋白質。 在哺乳期間豆製品應是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
鈣、鐵及長鏈多烯不飽和脂肪酸在哺乳期間每天需要2000mg鈣, 如果每日分泌1000~1500ml乳汁, 按100ml人乳中含鈣34mg每天就要丟失500mg左右的鈣。 因此, 在哺乳期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或適當的鈣劑是十分重要的, 高齡產婦更應引起重視。 妊娠期間孕婦發生貧血是比較普遍的, 孕期貧血在城市可達20%以上, 在農村可達40%以上。
Advertisiment
妊娠期母體約供給胎兒300mg鐵;此外, 胎盤生長需要70mg, 母體血容量增加及形成血紅蛋白需500mg, 皮膚、頭髮和出汗會丟失280mg, 總共約1100mg, 相當於一個成年女性全部儲備量的2倍。 在此期間孕婦閉經可節約100~200mg ,還會有約230mg鐵在產後血容量恢復正常以後可返回身體的鐵庫, 即孕期鐵的淨需要量為800mg 。 孕婦在孕期鐵的適宜攝入量為25~35mg/d, 產婦在哺乳期適宜攝入量為25mg/d(25毫克/天), 由於在孕期及哺乳期對鐵的需要量增高。 需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 貧血者要及時糾正。
為了促使孩子的大腦及視神經的發育, 也可以在孕期和哺乳期內補充長鏈多烯不飽和脂肪酸(DHA)。
各種維生素
維生素是一類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質。
存在於食物中,
Advertisiment
人體不能自行合成, 需要量甚微。 不同維生素各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 既不參與機體組成, 也不提供能量。 近年來, 有關維生素的作用有不少新發現, 研究證明它們不僅是防止多種缺乏病的必需營養素, 而且具有預防多種慢性退化性疾病的功能。 但仍有許多維生素的作用及其機理尚未完全清楚。 營養學上通常按維生素的溶解性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類。 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其共同特點是:溶於脂肪及脂溶劑, 而不溶于水;在食物中與脂類共同存在;在腸道吸收時隨淋巴系統吸收, 而從膽汁少量排出;攝入後大部分儲存在脂肪組織中;維生素缺乏時症狀出現緩慢;大劑量攝入時容易在體內蓄積,
Advertisiment
易引起中毒。 水溶性維生素有多吃多排的特點。 補足維生素也是產婦飲食營養特點之一。 維生素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產婦除維生素A需要量增加外, 其餘各種維生素需要量均較非孕產婦增加1倍以上。 因此, 產後膳食中各種維生素必須相應增加, 以維持產婦的自身健康, 促進乳汁分泌, 保證供給嬰兒的營養成分穩定, 滿足嬰兒的需要。 乳母每日維生素的推薦攝入量為維生素A 1200?g(微克), 維生素D 10?g, 維生素E 3mg。
足夠的水分
產婦在產後會丟失大量的水分, 如產後出血、惡露和褥汗排放都會使大量的水分從身體流失。 為了餵養孩子產婦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 從最初的幾十毫升到後來的幾百毫升。 因此產婦在產褥期內應多飲用高營養的湯水、粥類以及其他流質、半流質食物,
Advertisiment
如牛奶、雞湯、魚湯、排骨湯、豬蹄湯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