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產後大出血的預防與治療

一、什麼是“產後大出血”?

“產後大出血”是指胎兒娩出後, 經陰☆禁☆道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500毫升, 或經剖腹生產的產婦出血超過1000毫升。 一般經陰☆禁☆道生產後的出血量普遍被低估, 因為在胎盤剛娩出到子宮完全收縮瞬間, 往往就可能失血數百毫升, 而部份產婦在出血後並沒有任何不適, 所以雖然依據其定義是超過500毫升屬於產後大出血, 但實際上這些產婦並不是每位都被認定是產後異常。

二、“產後大出血”依其發生時間可分為以下兩種, 其病因亦有所不同:

早發性(或稱立刻性):指生產後24小時內發生, 多數由於子宮收縮不良或產道裂傷所致,

Advertisiment
在產後不久即能被發現及診斷。

晚發性:指發生在生產24小時後~6周內, 其原因可能是因胎盤殘留或子宮復原不良所引起, 症狀發生及確立診斷時間較晚。

三、為什麼會發生“產後大出血”

1、子宮無力(早發性)

子宮無力為產後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 子宮內的小血管在胎盤剝離後, 需依靠子宮肌肉層良好收縮來壓迫血管及局部血塊形成, 以達止血效果。

這是由以下幾點所造成的:

(1)全身因素:產婦體質虛弱, 精神緊張, 對分娩恐懼, 臨產後鎮靜劑、麻醉劑、子宮鬆弛劑過度使用等。

(2)產科因素:產程延長, 體力消耗過大;併發症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貧血等引起子宮肌水腫、滲血、子宮不收縮。

Advertisiment

(3)子宮因素:子宮肌纖維過度伸展, 如多胎妊娠、巨大胎兒、羊水過多;子宮肌壁損傷, 如前次剖宮產史、子宮肌瘤剔除術後、產次過多過頻造成子宮肌纖維損傷;子宮肌肉發育不良, 如子宮畸形。

子宮內胎盤殘留(早發性或晚發性)

胎盤是胎兒獲得母親養分的地方, 緊密附著在子宮內壁。 當胎兒娩出後, 子宮內壓力快速下降, 以及催產素刺激子宮收縮, 阻斷了與胎盤之間的血流, 都會導致胎盤在胎兒娩出後不久即發生剝離。 但有時候胎盤沒有完全脫落, 或是發生不同程度的胎盤植入, 或是多長出“副胎盤”, 就有可能引起一部份胎盤殘留在子宮內。

“胎盤植入”造成產後大出血

產科醫師在牽引臍帶時會一面注意子宮收縮,

Advertisiment
一面注意胎盤能否順利剝離, 如果子宮曾接受過手術, 胎盤位置又剛好長在手術疤痕上, 那麼懷孕過程中, 胎盤組織就可能沿疤痕往子宮肌肉層裡面生長, 稱為“胎盤植入”, 產後可能無法完整剝離而發生大出血, 嚴重者可能引起子宮及膀胱穿孔。

“副胎盤”造成產後大出血

此外, 當胎盤娩出後, 醫護人員也會檢查胎盤外形有沒有缺損, 因為該處的胎葉可能仍依附在子宮內壁, 若有此情形則需要作進一步的診斷及處理。 較罕見的情況是, 醫護人員在檢查時認為胎盤已經完整娩出, 產婦在住院期間亦無異狀, 但許久以後還是被診斷為子宮內胎盤殘留, 此乃因為一個或多個“副胎盤”(就是正常而較小的胎盤, 與主胎盤分開,

Advertisiment
不易察覺) 尚未排出。 這些產婦在住院期間(產後2~3天)很少出現大出血, 初期惡露量也跟一般人無異, 但往往在返家一段時間後才開始大量出血, 然後才被診斷出來, 往往造成接生醫師的困擾。

產道裂傷(早發性)

“產道裂傷”是產後大出血的另一常見原因。 整個產道(包括子宮下段、子宮頸、陰☆禁☆道及外☆禁☆陰)甚至連鄰近器官(如膀胱、直腸及肛門), 都有可能在生產時受傷出血。

每位孕婦都有可能發生不同程度的產道裂傷, 但如果胎兒太大、使用產鉗生產、產道明顯水腫或靜脈曲張、難產、急產、上一胎為剖腹生產而這胎嘗試陰☆禁☆道生產者, 都會增加嚴重裂傷的機會。

醫師在檢查會陰切口時, 如果發現出血點並非只在會陰處, 加上這時子宮收縮又很好,

Advertisiment
便要高度懷疑在產道上段有其他裂傷。 產道裂傷有時候失血速度很快, 而在傷口縫合完成前即需要輸血。 有時候在縫合後雖然傷口外觀沒有再出血, 可是在裂傷較深處卻形成血腫, 即會導致產婦在產後病房發生生命跡象不穩定或會陰腫脹疼痛。

子宮內翻(早發性)

由於胎盤附著太緊密, 如果子宮收縮不良加上胎盤剛好長在子宮頂部, 當醫師牽引臍帶拉出胎盤時, 便可能使子宮頂部往子宮腔內凹陷, 嚴重者整個子宮翻出陰☆禁☆道外。 子宮內翻雖然罕見, 但後遺症卻可能很嚴重, 一旦推不回去, 產婦可能大量出血, 會有生命危險!

子宮破裂(早發性)

子宮曾動過手術、發生難產、上一胎為剖腹生產而這胎嘗試陰☆禁☆道生產者, 都會發生很少見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子宮破裂。子宮破裂可發生在懷孕後期或待產中,導致母子有生命危險;少數發生在產後。子宮破裂可引起嚴重腹腔內出血,與羊水栓塞一樣,致死率很高。

子宮復原不良(晚發性)

子宮復原不良的原因可能只是子宮收縮不理想(但又不致於子宮無力),或一些胎盤或胎膜碎片殘留、子宮發炎所致。其表現症狀為持續不斷的惡露,亦可能伴隨子宮疼痛、陰☆禁☆道分泌物有異味。

其他,早發性:

除了上述醫療用藥物因抑制子宮收縮而造成出血外,心臟疾病需服用抗凝血劑或本身有凝血功能異常的孕婦,均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此外,如果產前併發胎盤過早剝離、羊水栓塞、產前大量出血、死胎等等情況,導致凝血因數大量消耗的話,也會使出血延續到產後。

“產後大出血”屬產後嚴重併發症,可能產後立即發生,也可能產後一天甚至數天出院之後才發生,會出現生命跡象不穩定,甚至休克及死亡,所以千萬不可輕忽!你必須警覺其症狀、瞭解其發生原因與緊急處理方法,才能解除“產後大出血”的危機。

四、“產後大出血”的危險性

根據產後大出血發生原因不同,其危險性也大不相同。早發性出血者危險性比晚發性嚴重,需要立即處理。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出血,當失血量達至一定程度,即有可能發生生命跡象不穩定、廣泛性凝血功能低下,甚至休克及死亡。罕見情況為:因大量出血引發腦下垂體缺血壞死及失能,導致日後多種激素缺乏。

五、警覺“產後大出血”的症狀

“陰☆禁☆道出血量”是最明顯易見的症狀。產婦在產後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定時替她們測量血壓、心跳、觸摸子宮,以評估子宮收縮強度、子宮底位置、惡露量及傷口情況,產婦及其家屬也要注意傷口及出血量,一旦發現異常就要馬上通知護理站,因此住院時間如果發生子宮大出血、會陰血腫、腹腔內出血或血壓下降等狀況,應能快速處理。

至於已出院返家者,特別是出遠門回老家坐月子,如果發現惡露量不降反升、腹痛、發燒、傷口紅腫疼痛或任何異常者,應馬上到就近的醫院接受檢查。

六、正確處理方法

嚴重的產後出血情況多發生在住院期間,除了保持生命跡象,還會視當時情況給予適當點滴、凝血因數或輸血,並依其發生原因來加以處置:

子宮無力者:可按摩子宮及給予靜脈收縮劑以刺激子宮收縮。

產道裂傷、陰☆禁☆道血腫、胎盤殘留、胎盤植入、子宮內翻、子宮破裂者:需要立即手術縫合止血、移除胎盤、子宮復位,甚至移除整個子宮。

子宮發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在家發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藥,更不要以為沒什麼要緊、或想說拖到產後回診才問醫生,而是要馬上就醫查明原因。

七、“產後大出血”能預防嗎?

有部份原因也許可以預防,包括:事先改善凝血功能、在胎盤剝落前先給予低劑量子宮收縮藥、臍帶不能太早拉扯、子宮曾開刀者改以剖腹生產方式、注意坐月子時的飲食選擇等等都有幫助。

八、下一胎還會發生“產後大出血”嗎?

每一胎都有一定的風險,不要以為上一胎沒事,此胎一定平安。若上一胎曾發生“產後大出血”,則要先瞭解前胎髮生的原因為何?子宮無力、胎盤殘留及胎盤植入,可能在下一胎再度發生,曾子宮破裂者則不宜再度懷孕,其他原因則不明。

都會發生很少見但非常嚴重的後遺症──子宮破裂。子宮破裂可發生在懷孕後期或待產中,導致母子有生命危險;少數發生在產後。子宮破裂可引起嚴重腹腔內出血,與羊水栓塞一樣,致死率很高。

子宮復原不良(晚發性)

子宮復原不良的原因可能只是子宮收縮不理想(但又不致於子宮無力),或一些胎盤或胎膜碎片殘留、子宮發炎所致。其表現症狀為持續不斷的惡露,亦可能伴隨子宮疼痛、陰☆禁☆道分泌物有異味。

其他,早發性:

除了上述醫療用藥物因抑制子宮收縮而造成出血外,心臟疾病需服用抗凝血劑或本身有凝血功能異常的孕婦,均增加產後出血的風險。此外,如果產前併發胎盤過早剝離、羊水栓塞、產前大量出血、死胎等等情況,導致凝血因數大量消耗的話,也會使出血延續到產後。

“產後大出血”屬產後嚴重併發症,可能產後立即發生,也可能產後一天甚至數天出院之後才發生,會出現生命跡象不穩定,甚至休克及死亡,所以千萬不可輕忽!你必須警覺其症狀、瞭解其發生原因與緊急處理方法,才能解除“產後大出血”的危機。

四、“產後大出血”的危險性

根據產後大出血發生原因不同,其危險性也大不相同。早發性出血者危險性比晚發性嚴重,需要立即處理。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出血,當失血量達至一定程度,即有可能發生生命跡象不穩定、廣泛性凝血功能低下,甚至休克及死亡。罕見情況為:因大量出血引發腦下垂體缺血壞死及失能,導致日後多種激素缺乏。

五、警覺“產後大出血”的症狀

“陰☆禁☆道出血量”是最明顯易見的症狀。產婦在產後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定時替她們測量血壓、心跳、觸摸子宮,以評估子宮收縮強度、子宮底位置、惡露量及傷口情況,產婦及其家屬也要注意傷口及出血量,一旦發現異常就要馬上通知護理站,因此住院時間如果發生子宮大出血、會陰血腫、腹腔內出血或血壓下降等狀況,應能快速處理。

至於已出院返家者,特別是出遠門回老家坐月子,如果發現惡露量不降反升、腹痛、發燒、傷口紅腫疼痛或任何異常者,應馬上到就近的醫院接受檢查。

六、正確處理方法

嚴重的產後出血情況多發生在住院期間,除了保持生命跡象,還會視當時情況給予適當點滴、凝血因數或輸血,並依其發生原因來加以處置:

子宮無力者:可按摩子宮及給予靜脈收縮劑以刺激子宮收縮。

產道裂傷、陰☆禁☆道血腫、胎盤殘留、胎盤植入、子宮內翻、子宮破裂者:需要立即手術縫合止血、移除胎盤、子宮復位,甚至移除整個子宮。

子宮發炎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療。

在家發生者:不要擅自服用成藥,更不要以為沒什麼要緊、或想說拖到產後回診才問醫生,而是要馬上就醫查明原因。

七、“產後大出血”能預防嗎?

有部份原因也許可以預防,包括:事先改善凝血功能、在胎盤剝落前先給予低劑量子宮收縮藥、臍帶不能太早拉扯、子宮曾開刀者改以剖腹生產方式、注意坐月子時的飲食選擇等等都有幫助。

八、下一胎還會發生“產後大出血”嗎?

每一胎都有一定的風險,不要以為上一胎沒事,此胎一定平安。若上一胎曾發生“產後大出血”,則要先瞭解前胎髮生的原因為何?子宮無力、胎盤殘留及胎盤植入,可能在下一胎再度發生,曾子宮破裂者則不宜再度懷孕,其他原因則不明。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兒厭食症的預防與治療

    兩天不吃飯並不是厭食,真正意義上的厭食是指長時期食欲不振、看到食物也不想吃、甚至拒拒絕吃飯等,一般會持續兩個月以上。有些疾病是看不見的,內科慢性疾病、消化道等疾病是會讓孩子食欲不振的,可以去醫院檢查... [詳細答案]

  • 3回答

    小兒哮喘的預防與治療

    小兒哮喘多數是過敏性的,最好是通過食療來緩解症狀比較好,要增強孩子的體質。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喝一些清貨去熱的粥,還有就是多吃點山藥,山藥可以平補脾肺腎,補肺氣來抗哮喘。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羊水栓塞容易引發產後大出血的原因是什麼?

    羊水的促凝物質較多,羊水進入母體後容易在血管內產生大量的微血栓,發生廣泛的凝血,又由於大量凝血物質被消耗,產婦血液系統會迅速有高凝轉變為纖溶亢進,血液不宜凝固,極易在產後發生大出血 [詳細答案]

  • 1回答

    羊水栓塞容易引發產後大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羊水栓塞容易引發產後大出血的原因是:妊娠時母體血液呈高凝狀態,羊水的促凝物質較多,羊水進入母體後容易在血管內產生大量的微血栓,發生廣泛的凝血,又由於大量凝血物質被消耗,產婦血液系統會迅速有高凝轉變為... [詳細答案]

  • 3回答

    產後大出血的原因是什麼?

    產後大出血的原因主要有:1、子宮無力(早發性)。子宮無力為產後大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子宮內的小血管在胎盤剝離後,需依靠子宮肌肉層良好收縮來壓迫血管及局部血塊形成,以達止血效果。2、子宮內胎盤殘留(早發...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