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媽咪冬季坐月子的重點

“坐月子”是民間俗稱, 即醫學上指的產褥期。 通常, 產後的六周, 也就是胎兒娩出後的42天之內是坐月子的時間。 此階段的飲食起居對產婦來說非常重要, 若調養得當, 則恢復較快, 反之則恢復較慢, 甚至患上月子病。 專家指出, 在寒冷的冬季坐月子更多講究, 要格外的注意防風, 不能感染風寒, 否則對產婦的身體有很大的影響。

1、注意保暖

在冬季, “坐月子”的重點是要保暖, 不注意保暖, 可能會落下月子病, 生完孩子, 產婦的身體較虛, 本身就怕冷, 在冬季坐月子更要注意防風寒。 如果房間沒有暖氣, 產婦宜戴帽子,

Advertisiment
預防頭風。

在南方, 屋內屋外都一樣冷, 在沒有暖氣的情況下, 要屋子裡暖和, 最好開暖空調和電暖氣等。 當然, 也不要令室內太乾燥, 空氣濕度也應適宜。 一般來說, 室內濕度以55%-65%為宜。 較為便捷的增濕方法是使用加濕器, 或在室內放一盆水。

冬季天氣寒冷, 產婦若穿太多衣服, 餵奶時則很麻煩, 所以有的產婦索性穿襯衣或披著被子餵奶, 這樣很容易使肩關節受涼。 建議冬季坐月子的媽媽穿開身的衣衫, 並選用哺乳胸罩, 儘量不讓胸背受涼。

2、忌大熱食物

坐月子應吃些營養高、熱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 同時要多喝湯水, 以促使身體迅速恢復及保證乳量充足, 常喝鯽魚湯、豬腳花生湯等營養豐富又有助下奶的湯水, 寶寶的“糧倉”就不會斷貨。

Advertisiment

產後失血傷津, 冬季又多陰虛內熱, 所以蔥、薑、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熱的食物應忌食, 以免引起便秘、痔瘡等不適, 還可能通過乳汁影響嬰兒的腸胃。

值得注意的是, 產婦體內鈣的流失量較大, 哺乳期每天分泌約700毫升的乳汁, 平均每天丟失鈣約300毫克。 如果產後媽媽體內缺鈣嚴重容易導致骨密度降低, 出現骨質疏鬆的症狀, 如小腿抽筋、腰背酸痛、牙齒鬆動、倦怠乏力等。

此外, 媽媽缺鈣會減少母乳餵養嬰兒鈣的攝取, 影響寶寶牙齒、頭髮和骨骼的正常發育。 所以, 產婦一定要注意補鈣。 在中午和午後無風時可適當開窗曬曬太陽。 多吃含鈣高的食物, 比如芝麻醬、魚類和骨頭湯、牛奶等。 產後繼續補充一些高鈣的孕產婦奶粉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Advertisiment

3、減少親友探訪

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好發季節, 產婦一定要注意休息, 避免過多接觸外來人員。 家裡的人要禮貌地拒絕親友的探視, 保證產婦的進餐、睡眠規律, 也是保證BB健康重要措施。

4、預防抑鬱

值得注意的是, 在冬季, 天氣寒冷、陽光不足, 產後抑鬱症較易發生。 新媽媽應該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調節方法, 讓自己的心理壓力及早緩解。 有效的方法是每次給孩子餵奶時播放一些柔情的音樂, 準備一些漂亮的衣物, 做一個有魅力的新媽媽。

新媽媽和寶寶所住的房間最好有充足的陽光, 這樣會讓新媽媽感到心情舒暢。

如果出現自己解決不了的餵養問題, 產婦應諮詢醫生或專家, 很多問題都可以科學解決,

Advertisiment
不要自己為此苦惱。 建議媽媽在鏡子裡多角度地看看自己抱著孩子的模樣, 體味做媽媽的快樂, 這樣可以幫助順利度過產後抑鬱的高發期。

5、多在室內活動

冬季寒冷時不提倡新媽媽到室外散步, 但一定要經常在室內運動。 一般來說, 新媽媽產後6-8小時可以坐起來, 12小時可坐起進餐、下床排便, 產後第2天可以下床活動。

產婦早下床活動, 有利於子宮恢復, 便於惡露排出, 減少感染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下床多活動, 還能使膀胱和排尿功能儘快恢復, 避免泌尿系統感染。 多一點走動、做做產婦操(或者簡單一點的廣播體操), 還能加快胃腸蠕動恢復增進食欲, 減少便秘, 促進盆底肌肉筋膜緊張度的恢復, 防止子宮脫垂發生。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