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非語言行為教育孩子

所謂父母的言傳身教,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時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除有意識地用語言行為來教育孩子外, 更應該注意用表情、目光、服飾、姿態等非語言行為來影響孩子。 恰當地運用非語言行為, 可以補充、加強、甚至代替語言行為, 收到極好的教育效果。

表情:人的面部表情是內在態度的指示器, 面部肌肉鬆弛, 露出愉快的神情, 會讓人感到親切, 使人樂於親近;反之, 鐵板著面孔, 則會讓人望而生畏, 敬而遠之。 家長應以一種慈祥的表情來面對孩子, 切不可隨意對孩子施以“臉色”。 高興時滿面笑容,

Advertisiment
對孩子百依百順, 一旦不如意就遷怒于孩子的做法, 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還有損孩子的心理健康, 使孩子產生一些不良性情。

目光:柔和、熱誠的目光, 能夠給孩子以激勵;埋怨、責怪的目光, 往往會使孩子感到不安。 家長在孩子面前, 應儘量保持親切、和藹、信任與期待的目光。 這種目光能夠使正在努力進步的孩子受到鼓舞, 促使他繼續努力;使遇到困難的孩子看到希望, 增加他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力量;使有缺點與錯誤的孩子得到溫暖, 增強他上進的信心。 在與孩子交談時, 家長應注視著孩子, 以表示你在專心聽孩子講, 讓孩子覺得你尊重他。

姿態:這裡所說的“姿態”, 是指家長的體態、手勢、步態等等。 在孩子面前, 家長應力求以自然、適度、得體的姿態,

Advertisiment
給孩子以穩重但不呆板、瀟灑但不做作、文靜但不孤高、幽默但不庸俗的感覺。 這不僅有利於樹立為人父母的形象, 還能對孩子起感化作用。

服飾:穿著打扮能夠體現出人的氣質和修養。 家長在穿戴上的態度對孩子具潛移默化的作用。 從培養孩子正確的審美觀這個角度來講, 如果家長穿著適宜、打扮得體, 經常以整潔、美觀、大方的服飾出現在孩子面前, 那麼孩子將會受到形象、具體同時又是美的影響與教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