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當“嗯嗯”和“噓噓”遭遇煩惱

坐便盆時讓他有事可幹

為了不讓大女兒坐便盆有障礙, 在她坐盆的時候, 我一直試圖讓她有事情幹。 我不想把她放在便盆上就命令她:現在小便!我會讓她坐便盆的時候拿本書看, 這樣她就不會覺得無聊了。

傑德, 33 歲, 大女兒2 歲, 小女兒 1 個月

兒科醫生評點:訓練孩子坐便盆, 重要的是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便盆是幹什麼用的, 什麼時候我們需要便盆, 而不要為了讓孩子坐便盆而給他找些事兒。 這會讓他覺得坐便盆是一段需要用別的事情來打發的無聊時間。

不在便盆里拉

我女兒開始自己大小便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們給她準備了便盆, 告訴她要到那兒便便。 可她還是在地板上拉了好幾次, 為此我媽媽沒少說她。

黎曉 女兒1歲8 個月

保健醫生評點:這麼大的孩子,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還不知道有了大小便要忍住, 到特定的地方釋放出來, 即使孩子有心, 她有時候也控制不了。 所以, 永遠不要因為孩子還不知道憋住而斥責孩子, 他會感到受到了侮辱。 在學走路階段, 我們必須接受孩子時不時地會摔跤, 對待排便也是如此。

10分鐘就尿一次

因為擔心孩子尿濕褲子, 我媽媽總是過 10 分鐘就提醒他尿一次, 每次他尿出一點, 我媽媽就趕緊表揚。 結果現在他好像不會憋尿, 10分鐘左右就尿一次, 每次只尿一點點, 弄得我現在很煩惱。

梅子 兒子2歲

Advertisiment

保健醫生評點:千萬不要過頻地給他把尿或讓他尿, 也不要每次孩子尿出一點兒就誇獎他。 長此下去, 孩子會習慣于有一點兒尿就要尿出來, 無法學會憋尿。 時間長了, 他膀胱的儲尿功能會越來越差, 只要有一點尿就要排空, 容易形成神經性尿頻。

坐在便盆等, 直到拉出來

我對三個女兒都是採用同樣的方法:在假期中, 我給她們除掉尿布。 每天早上, 我讓她們坐在便盆上, 然後我們一起等待, 有時候要等 1 個小時才有結果。 這個辦法對前兩個女兒很有效。 但是對小女兒好像不靈。 她開始憋大便, 形成便秘, 大便成了痛苦的事。

裡 妮 大女兒9 歲, 二女兒 7 歲, 小女兒3 歲半

兒科醫生評點:過於強硬地讓孩子大小便或替孩子決定什麼時候大小便,

Advertisiment
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還會使他的括約肌處於不正常的狀態。

心理醫生評點:強硬地讓孩子坐盆, 甚至讓孩子在盆上坐1個小時, 就如同強迫他坐在餐桌邊, 逼著他吃某些他從沒吃過的東西而不徵求他的意見。 孩子會因此而產生排便障礙, 將學習大小便同痛苦聯繫起來。

用遊戲的方式訓練坐盆

我們用娛樂的方式訓練兒子坐盆, 很快, 這成為一種遊戲, 他成功地在便盆裡大小便。 為此, 我們還專門舉行了家庭聚會, 把爺爺奶奶都請來了, 向他表示祝賀!

阿莉婭 兒子 3歲

兒科醫生評點:在良好的情緒中學習總是好的, 但是不要因此而失去你的目標。 在便盆裡大小便畢竟不是遊戲, 而是自然的需要。

心理醫生評點:當孩子能夠學會自己大小便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可以用語言鼓勵和表揚他, 祝賀他成為大孩子了, 但是不要給他獎賞。 孩子在便盆裡小便不是為了取悅父母, 而是學會一種生活技能。 如果父母不過於看重結果, 對出現的小插曲也就容易對付了。


大便憋好幾天才拉

我兒子不愛大便, 每次讓他坐便盆他都拉不出來, 要憋上好幾天才拉一次, 所以形成了便秘, 弄得他每次大便都哭。

孫越 兒子3 歲

兒科醫生評點:孩子憋大便並非便秘, 而是大便失禁, 不要把二者混淆起來。 便秘是大便在大腸裡堆積, 而大腸有點鬆懈, 因此使大便在大腸裡保留更長的時間。 大便失禁是孩子不願意大便, 這種情況通常表現為對媽媽的反抗, 比如他想像控制自己的身體那樣控制媽媽。

Advertisiment
因此, 治療的方式應該從生理上和心理上同時進行。 生理上, 可以用開塞露幫助孩子排便。 在心理上, 應該找出促使孩子憋大便的因素, 這樣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