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當孩子不願意合作的時候

在親子關係中, 教導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這源自于我們和孩子在需求上的矛盾。 成人需要的是外表整潔、講秩序、懂禮貌、按流程辦事。 孩子可不在意這些。 有多少孩子會自覺自願地去洗澡、去說“請”或者“謝謝”、去換內衣。 有多少孩子甚至根本不願意穿內衣。 家長的很多精力用在調教孩子, 讓他們的行為符合規範。 但是, 我們的態度越強烈, 他們越是反抗。

有好幾次, 我的孩子把我看成他們的“敵人”, 總是讓他們去做不願意做的事情:“洗手去……用紙巾擦……小點聲……把衣服掛起來……作業寫了嗎?……你確認刷過牙了?……過來,

Advertisiment
把馬桶沖了……穿上睡衣……上床去……快睡覺……”

同時, 我總是不讓他們去做想做的事情:“別咬手指頭……別踢桌子……別亂扔垃圾……別在沙發上跳……別揪貓尾巴……別把豆子塞到鼻孔裡!……”

孩子的態度變成“我想幹什麼幹什麼。 ”而我的態度變成“按我說的去做。 ”於是, 爭吵就不可避免了。 每次都讓我心煩意亂, 最後, 即使要求孩子去找一件最簡單的事去做, 也會讓我頭疼。

現在, 讓我們花幾分鐘時間想一想, 在一天當中, 哪些是你堅持讓孩子去做, 或者不要去做的事情。

不管你列的是長是短, 也不管你的願望是不是現實, 這裡面的每一項, 都代表了你為意願之爭所付出的時間、精力和耐性。

那麼, 有沒有解決辦法呢?

下面, 我們一起來分享非常有幫助的五個技巧。

Advertisiment
不是每一個技巧都適用于每個孩子, 也不是每個技巧都適合你自己, 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見效。 但是, 這五個技巧幫助我們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臺, 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開始。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到的, 或者描述問題

“床上有一塊濕毛巾。 ”

2. 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濕了。 ”

3. 用簡單的詞語表達

“毛巾!”

4. 說出你的感受。

“我不喜歡睡在濕床上!”

5. 寫便條。

(貼在毛巾架上)

請把我放回原處晾乾。

謝謝!

毛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