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楠的畫大部分都畫在小紙片上, 圖案也畫得很小。 漸漸地, 她的繪畫內容也固定下來:反復畫小鳥。 剛開始畫面淩亂模糊, 看不出什麼。 後來的幾個月, 她自己畫出了一些以圓形組成的小鳥, 非常可愛, 畫畫時也很少找老師幫助了。
Advertisiment
在這之前, 劉一楠剛剛度過執拗的敏感期。 自從喜歡上畫畫以後, 她整天都沉浸在自己的繪畫世界中, 非常安靜, 象變了一個人。 家長說她在家也這樣畫個不停。 有一天, 我幫她整理書包, 看到一本童話書, 扉頁空白處有一群排成佇列、飛向空中的小鳥, 形態由大到小, 顏色由深綠到淺綠, 個個憨態可掬, 與扉頁搭配得非常和諧, 我以為是印上去的。 當我發現這是劉一楠的作品時真是驚喜萬分, 不由得誇讚起來。 劉一楠以前很喜歡別人誇獎, 但那天她表現得很平靜。 我想, 她一定是在繪畫中發展了自我, 滿足了自我。
還有一個叫呂楠的小朋友,
Advertisiment
在呂楠的影響下, 其他好些小朋友也一天到晚帶著紙筆,
Advertisiment
還有一個例子。 3歲9個月的彭怡慧當時也開始出現了繪畫敏感期。 她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小狐狸’, 她畫的內容也全都是狐狸。 有一次, 彭怡慧在走廊牆面上畫了一隻很大的狐狸, 狐狸斜倪著眼睛, 豎著大尾巴, 憨態中有機警。 在繪畫敏感期中, 彭怡慧也和呂楠一樣不接觸任何教具, 來幼稚園整天就是畫畫, 家長說, 她們在家裡除了看電視也是畫畫。
家長還反映, 那段繪畫敏感期中, 彭怡慧原本有些急躁的性格逐漸變得安靜了, 順從了。 家長甚至擔心這個孩子變得過於安靜了。
孫瑞雪:孩子們只是簡單地畫嗎?只是簡單地寫生、描摹物件嗎?成人可能是,
Advertisiment
敏感期中的幼兒往往對敏感物件表現出癡迷的熱情。 幼兒繪畫敏感期到來時正是如此。 這個敏感期大約在4—5歲之間到來, 但也有例外。 整個敏感期持續1 個月到1年的時間。
幼兒從2歲開始畫線狀團, 3歲左右開出有了運筆意識, 畫的形狀成了不規則的梨型、圓形以及其他的簡單形狀。 這個時期過後, 兒童會不斷要求大人給畫, 他開始意識到自己能力有限。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兒童又開始自己畫。 此時兒童基本從宏觀的角度來觀察事物,
Advertisiment
滿足兒童敏感期的需求使兒童表現出:1.天才的創作智慧 ;2.無與倫比的熱情、興趣和意志力;3.迅速發展的認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滿足之後人格狀態的寧靜、和諧和順從;5.建構了巨大的潛力。
癡迷, 熱忱的狀態, 使兒童達到一種出神入化的境界, 使兒童深入事物的本質, 掌握事物, 最終改造和創造事物。 它又能淨化兒童的心靈, 讓兒童發現非凡的美。
繪畫是一種形象語言,是一種表達方式, 這個敏感期發展得好, 就可能奠定了成為繪畫藝術家的基礎。
就可能奠定了成為繪畫藝術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