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為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 性寒, 味苦, 歸肺、胃經, 可生用或炒黃用。 有疏散風熱, 宣肺祛痰, 利咽透疹, 解毒消腫等功效。
1.疏風散熱
牛蒡子辛能疏風, 苦能泄熱, 入肺、胃二經, 故有疏散肺胃風熱的功效。 可治療風熱咳嗽、齲齒造成的牙疼以及面部浮腫等。
★風寒咳嗽:因外感風熱之邪, 從口鼻、皮毛而入, 侵襲肺系, 風熱犯肺, 肺失清肅而咳嗽氣粗頻劇, 或咳聲嘎啞, 還可見喉燥咽痛, 咯痰不爽, 痰黏稠或稠黃, 鼻流黃涕, 口渴, 頭痛, 肢楚, 惡風, 身熱, 舌苔薄黃, 脈浮數或浮滑等。 用牛蒡子可有疏散風熱, 宣肺止咳, 利咽消腫之效。
Advertisiment
★牙痛:風熱牙痛乃因風熱之邪侵犯牙體所致, 牙痛伴有齦腫而熱, 口渴, 舌尖紅, 舌苔微黃而幹, 脈浮數。 牛蒡子入肺、胃二經, 有疏散風熱之功, 用之可效。
2.解毒透疹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 入肺經, 肺和皮毛, 故有疏散風熱, 透泄熱毒之功。 當寶寶有過敏反應、由內熱導致的皮膚炎症等問題可入菜進行調理。
★小兒麻疹:是指傳染時邪鬁毒, 發起3~4日後, 遍體出現紅色疹點, 稍見隆起, 捫之礙手, 狀如麻粒而言。 其中尤以頰黏膜出現麻疹黏膜斑為其特徵。 其初熱期, 由於風熱時邪侵襲肺衛, 尚有一系列肺衛症狀及口腔黏膜斑, 宜疏風清熱或宣毒發表, 故可用本品。 若邪毒入裡肺部蘊熱的中期, 正邪相爭, 內熱熾盛, 故見壯熱、煩渴、咳劇,
Advertisiment
★皮膚風疹:又名“風疙瘩”。 是高出皮膚的斑丘疹, 常堆累成塊, 融連成片。 《外科大成·癮疹》:“癮疹者, 生小粒靨於皮膚之中, 憎寒發熱, 遍身瘙癢, 可用牛蒡子, 疏風解表, 清宣肺衛。 ”
3.解毒、利咽、散腫
牛蒡子苦寒能清熱解毒, 辛能散, 苦能泄下消火, 故有散腫, 消腫之功, 人肺經, 能宣肺解毒而利咽。 《本草求真》日:“牛蒡子味辛苦, 既能降氣下行, 複能散風除熱, 是以感受風邪熱毒而見面目浮腫, 咳嗽痰壅, 咽間腫痛, 瘡瘍斑疹, 及一切臭毒、痧閉, 痘瘡紫黑, 便閉等症, 無不借此表解裡清。
Advertisiment
當寶寶有麻疹、風疹、痄腮丹毒、喉嚨痛、癰腫瘡毒等問題時, 可使用牛蒡子治療, 用量雖不宜多, 但卻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不宜多食的寶寶類型
脾胃虛寒的寶寶:牛蒡子本身性寒, 脾胃若虛寒, 寒上加寒, 極易引發重度寒症。
氣虛便溏的寶寶:牛蒡子具有滑腸作用, 拉肚子的寶寶請慎用。
夜啼夜驚的寶寶:牛蒡子用量過大易引起中樞神經過度興奮以至驚厥, 有夜啼夜驚的寶寶請慎用。
此外需要提醒媽媽注意的是, 牛蒡根和牛蒡子的功效大不一樣, 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建議食用量
3歲以下的寶寶由於脾胃尚無法承受過度虛寒的衝擊, 所以用量不得多於一日3克,
Advertisiment
食譜推薦
由於牛蒡子本身便可入藥, 所以一般作為藥膳推薦。 但因牛蒡子性寒味苦, 所以若搭配以溫中散寒的食物, 則易混合其寒性而達不到對症下食的效果, 因此一般不與蜂蜜共用。 而下面所要推薦的食譜, 一般也是有針對性的對一些發熱發疹的寶寶量身定做的。
雙子桂花茶
原料:牛蒡子、決明子各10克, 桂花5克。
做法:雙子桂花混合用沸水沖泡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牛蒡配決明子, 共奏宣散風熱, 透發疹毒, 祛風止癢之妙用, 用治外感風熱, 咽喉腫痛等症, 麻疹透發不暢諸症, 風熱隱疹瘙癢等症。
牛蒡山藥粥
原料:牛蒡子20克, 山藥20克,
Advertisiment
做法:1.牛蒡子與山藥研碎成細末, 水煎濃縮取汁100毫升;
2.將濃汁與粳米同煮為粥即可。
功效:牛蒡配山藥, 一補一清, 清補合法, 故宣肺氣, 清肺熱, 健脾胃, 祛痰止咳之力增強, 用治脾胃不健, 肺氣虛弱, 痰濕內生, 停阻氣道, 以致胸膈滿悶, 咳嗽氣短, 喉中水雞聲, 身倦乏力等症。
薄荷牛蒡子粥
原料:薄荷6克, 牛蒡子10克, 粳米適量。
做法:1.先將牛蒡子單煮15分鐘, 取出牛蒡子, 留下汁水備用;
2.將粳米熬煮成粥, 10分鐘後放入薄荷, 在粥快好時加入牛蒡子水, 煮5分鐘即可。 功效:牛蒡配薄荷, 可共奏疏風清熱, 利咽之功, 用治外感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