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秋季,給孩子吃滋陰潤肺的食物

秋季到來, 人們普遍有一種燥的感覺。 這是因為燥為秋令主氣, 相對濕度較低, 人體內的水分揮發較多的緣故。

小兒秋燥是秋季常見症。 因小兒體質稚嫩, 陰分不足、津液虧少的症狀往往表現得比較突出, 再加上有的小兒喜歡進食焦香熱燥零食, 如巧克力、羊肉串、香瓜子等等, 就更容易內生燥熱, 在秋令時出現明顯的乾燥表現, 如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唇幹而裂、鼻燥衄血、大便燥澀、小便黃赤、皮膚乾燥等。 更有甚者出現咽喉幹痛、口渴喜飲、痰黏難咳、鼻塞而幹、咳嗽氣逆、感冒發熱、大便燥結、肛裂出血等,

Advertisiment
此多見於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

因此, 秋天小兒應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陰潤肺功能的食物, 如梨、芝麻、蘿蔔、柿子等預防秋燥。

秋燥初起或者外邪已盡, 無感冒而有乾燥表現的患兒, 可選用一些驗方或食療方來防治。

秋燥初期, 可用桑葉、菊花各6克, 蘆根、梨皮各15克, 煎湯服用。

對口渴喜飲的, 可用五汁飲:梨汁、荸薺汁、藕汁、蘆葦汁、麥冬汁各等份, 混勻後涼服或溫服, 代茶常飲解渴。

咽喉幹痛的, 則用白蘿蔔一個, 搗碎取汁, 加白糖適量, 煮沸後放涼飲用。

鼻燥乾咳或咳嗽痰多、咯痰不爽、大便燥澀者, 可用大梨一個, 去心, 加川貝母細粉3克, 白糖適量, 隔水蒸熟服食。 也可用羅漢果一個, 豬肉湯適量一起煎服, 有清熱潤肺、化痰止渴的作用。

Advertisiment

鼻燥衄血的, 可用藕粉適量沖服, 也可用茅根30克煎汁服用。

大便燥結、肛裂出血者, 可酌加服少許潤腸通便之類藥物如麻子仁丸等, 以保持大便通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