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故事, 使孩子學到知識, 變得聰明, 確非易事。 除了要長期堅持外, 還應注意方法。
1.要有真摯的感情。
感情是講好一個故事的關鍵。
它能緊緊扣住兒童的思維過程,
使孩子的形象思維自始至終地伴隨故事角色的形象和感情活動。
講故事應精神振作,
語氣要有點哄孩子的意味,
讓孩子感到你愛他們。
情緒要隨著情節的發展變化,
故事中的角色的喜、怒、哀、樂,
要表現在你的講述中。
2.語言要通俗易懂、簡潔生動。
對孩子講故事,
語言上要做到明白、易懂,
符合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
如講到動物園動物很多,
Advertisiment
3.注意對孩子的導向和啟發。
導向就是要把孩子帶入故事中去,
要引導孩子不僅聽懂內容,
而且要有意識地讓他們辨別善惡、真假、美醜,
從而達到對品德的培養。
還要利用有趣的故事情節和生動形象的語言,
啟發他們的好奇心、興趣和求知欲,
充分調動孩子的內因(內驅力),
刺激他們的智力和創造思維的發展。
要適當根據孩子的智力發展和知識水準,
多設置懸念,
讓他們去思想,
下步怎麼辦或要發生什麼事。
還可以設疑問,
激發他們的主動性。
這樣孩子就不僅只當“收音機”,
Advertisiment
4.積極、認真地回答孩子的提問。
小孩子聽故事後,
難免問這問那,
大人不要認為麻煩而不予以滿足,
也不要漫不經心地敷衍了事。
孩子的可塑性很大,
大人正可利用他們提出的一連串“為什麼”來因勢利導地傳授給他們更多的知識,
從而逐漸塑造出孩子“求知型”的性格特徵。
此外,
在選擇故事時,
須注重故事內容要適合兒童的智力水準;也可以針對孩子的具體問題,
編造一些小故事。
故事情節應力求集中,
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