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飲食結構也在不斷變化, 以?a href="http://bjm..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疤辶投募跎伲逝種⒌姆⒉÷視肴站閽觶殉晌蚴滓】滴侍獍讜諶嗣敲媲啊>薟煌耆臣疲瀾緄姆逝種⒁悅?年翻一番的驚人速度增長, 粗略計算發病人數已近5億。 每年肥胖癥促成的直接或間接死亡人數已達30萬, 并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 肥胖是個僅次于吸煙之后的第二個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 與艾滋病、吸毒、酗酒并列為世界性四大醫學社會問題。 因此要積極關注肥胖, 了解肥胖帶來的危害。
1 概述
肥胖不僅是單一的疾病,
Advertisiment
肥胖者與非肥胖者相比, 其發病率顯著增高, 尤其對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危險最大, 也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據報道肥胖者患猝死、腦卒中、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風險率分別是非肥胖者的2.8、2.0、1.5及1.9倍, 患糖尿病的危險性與正常者相比分別是輕度肥胖2倍, 中度肥胖5倍、重度肥胖10倍。 患高血壓的危險超出標準體重的20%是正常體重者10倍;50歲以下肥胖者婦女腦梗塞發病率是正常體重者的4倍,
Advertisiment
引起肥胖癥的病因學很復雜, 總體認為肥胖癥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密切關系。 遺傳且不說, 單就環境因素是指長期食入高脂、高熱量食物, 再加體力活動減少, 心理障礙等因素作用下, 引起體脂調控網絡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紊亂所致的疾病。 由此便知肥胖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 因此預防和控制肥胖需從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
衡量肥胖可根據公式來計算, 即體重指數(bmi)等于體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的數值[bmi=體重/身高 2 =kg/m 2 ], bmi=18.5~22.9, 正常體重;bmi=23.0, 超重;bmi≥23.0~24.9, 輕度肥胖;bmi=25.0~29.9, 中度肥胖, bmi≥30.0, 重度肥胖。 如果bmi在正常范圍內, 也應注意飲食的搭配, 防止超重,
Advertisiment
2 飲食療法
2.1 預防飲食 倡導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 合理營養食用平衡膳食。 根據中華糖尿病學會、中國營養學會、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的營養原則, 建議如下: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三大營養比例應合適, 分別占總熱量的55%~65%、 20%~30%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