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胎教常識>正文

胎兒在媽媽腹中的生活

胎兒喝水嗎? 現在, 我們已經知道, 胎兒所需要的氧氣及營養物質是由胎盤和臍帶供應的。 他自己既不用費勁兒吃東西, 也不必勞神呼吸。 那么, 他當然也用不著喝水?事實上, 他每天除了舞拳踢腿鍛煉肌肉和骨骼、練習呼吸動作以外, 同時也在積極地鍛煉喝水的能力。 據醫學科學研究人員介紹, 胎齡滿3個月時, 胎兒就能夠喝水。 當然, 他所喝的水是就地取材, 飲用羊水。 他所飲人的羊水中的蛋白質, 通過腎臟分解, 排泄入羊水;而飲入的羊水中混雜的脫落上皮組織等物質, 則形成胎糞。 但不用擔心羊水的污染,

Advertisiment
羊水每隔大約3 小時就要更換一次, 既無細菌也沒有灰塵。 至于胎兒每天喝水的量, 目前還不能作出精確的估計, 有人說1天可達500毫升。 那么, 胎兒為什么要喝水呢?究其原因, 恐怕是一種生存本能:為了訓練自己的生活本領, 通過對口腔吸吮能力的鍛煉, 為出生后使用口唇吃奶做好準備。

胎兒做夢嗎? 1968年, 比利時一位女醫生給100多位孕婦進行了試驗, 在她們的頭部通上12個電極, 連在一個電子設備上。 這種設備能檢查出大腦的8 種主要活動, 其中包括做夢。 又在下腹部接上電子設備, 記錄胎兒的運動情況。 結果觀察到, 就在母親開始做夢的同時, 已經有8個月的胎兒跟媽媽有同樣的特點, 身體停止活動, 眼珠迅速轉動, 這說明胎兒也在做夢。

Advertisiment
從上述情況來看, 一些科學家認為:孕婦在懷孕過程中, 能把她所想、所聞、所見到的一些事情, 變成思維信息, 不知不覺地傳給胎兒, 所以對胎兒進行教育, 是很有道理, 也是很必要的。

成熟胎兒是怎樣生活的? 多少年來, 人們一直想了解未出生的胎兒是怎樣生活的。 現在超聲掃描等新技術的出現和發展, 打開了子宮的窗口, 可以在電視屏幕上仔細觀察胎兒的每日活動, 親眼目睹一個成熟胎兒的生活。 這個胎兒在自己生存的海洋里已經漂浮了9 個月。 他在這天早晨醒來, 睜開雙眼打著哈欠, 使勁用腳踢了幾下。 他用小手去抓自己的臍帶, 把臍帶當作玩具。 他不時地把手伸到嘴里, 吮自己的大拇指。 在胎兒的上邊是母親的心跳聲和消化系統的腸鳴聲。

Advertisiment
他可以聽到母親和父親的談話, 他是那樣注意聽著, 甚至不再吮自己的大拇指。 母親開始走動, 輕輕地搖晃使他睡去。 收音機把他吵醒。 他眨一眨眼, 對陌生的感覺做出厭煩的樣子。 但是很快就注意聽著音樂。 他扭過頭, 把耳朵更貼近這外部世界。 母親的笑聲在他聽來, 好像沉悶的隆隆聲。 母親輕輕拍打著肚子, 胎兒高興地用腳踢著。 母親和腹內的胎兒玩了半天, 直到他失去興趣, 睡著為止。 他被劇烈的震動吵醒, 母親被絆倒了。 由于羊水的液囊充滿液體水泡, 對任何傷害都有極好的緩沖作用。 但是由于母親擔心傷害自己的孩子, 心情緊張, 導致腎上腺素和其他激素分泌增加。
Advertisiment
他用腳踢著, 做出哭喊的樣子。 激素減少時, 他也就平靜下來。 胎兒用一只腳探查著柔軟光滑的胎盤。 有時喝一些像海水一樣的羊水, 吞咽這種刺激物常常引起呃逆。 他的母親會感到一陣輕微的有節奏的跳動。 呃逆停止后, 他把自己安頓在很舒適的位置——背部靠著母親的左側, 屁股蜷曲在母親肋骨的下面, 又開始打噸了。

胎兒能與媽媽共憂喜嗎? 媽媽與胎兒生理上的交流, 是母子之間溝通的第1步。 媽媽的飲食會透過血液傳送到胎兒體內, 所以懷孕期間必須避免抽煙、喝酒或服用藥物。 另外, 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 媽媽與胎兒的交流不只是生理上的, 媽媽的心理狀態也會對胎兒造成重大的影響。 所以, 懷孕中的婦女若承受過重的心理壓力時,

Advertisiment
體內就會產生緊張、焦慮的荷爾蒙(腎上腺素等), 然后透過血液, 將緊張的信息傳達給胎兒, 使胎兒也承受和媽媽一樣的壓力。 調查顯示, 在戰爭期間所孕育出來的嬰兒, 其不充分成熟的幾率較高, 體重較一般標準為低, 過于敏感而不沉穩, 容易焦慮、脾氣不好。 有的嬰兒由于過度吸吮拇指, 造成拇指的發育不完全;有的嬰兒才出生幾天, 就發現有十二指腸潰瘍的情形。 這些當然都是極端的例子, 通常媽媽的緊張壓力并不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 故不必過分憂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