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 中國人不注重胎教, 胎教似乎只是外國人的專利。
其實, 胎教本是我們的國粹。 《史記》說周文王只所以成為一代明君, 就在于他的母親太任是一位品行“端一誠莊”、“惟德之行”的婦女。 她懷文王時, 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禁☆聲、口不出傲言”, 從而使文王“生而明圣, 太任教一而識百”, 人們都夸贊“太任為能胎教”。
我國古代的胎教說, 對孕婦的飲食起居、情緒行為等都定了相應的戒律。 西漢初年, 賈誼就總結了“古者胎教之道”, 并在所著的《新書》中, 專立了一篇胎教。
魏晉南北朝至唐代, 祖國的醫學有了很大的發展,
Advertisiment
古人胎教說中可供我們借鑒的精辟之處可歸納如下:
主張“慎始”, 簡言之, 即主張婚前娶妻嫁女應審慎, 這是因為母親的品德對后人的成長影響很大。
重視環境因素對胎兒的影響, 主張避免周圍環境的不利因素, 免除不良刺激對胎兒的影響。
強調心境平和, , 主張孕婦應謹言慎行, 修養身心, 陶冶情操。
重視早孕期間的調理。 指出妊娠初期的三個月最為重要,
Advertisiment
至于胎教成功的秘訣, 用實子的話說, 就是愛和耐心。 愿每一位未來的母親都能及早實行胎教, 用愛和耐心精心培養胎兒, 孕育一個聰明活潑的健康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