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 就有「胎教」的觀念, 最近的科學研究更指出胎兒在子宮內對母親的思想行事有所感覺。 因為生命并非出生后才開始, 中國人將出生的嬰兒視為一歲, 良有以也。
胎兒的視力在妊娠第七個月產生, 但胎兒仍蒙著眼, 透過母親的松果腺素來區別, 也會影響胎兒的生理時鐘。 媽媽若過正常規律的生活, 胎兒也蒙受其利。
胎兒的聽覺在妊娠第五個月開始, 可以去傾聽聲音。 胎兒可以聽到母親的聲音, 而可以記憶。 聲音是媽媽與寶寶的第一類接觸。 胎兒對音樂也很喜愛, 會記住其音律。 胎兒的觸覺中最舒服的是子宮收縮,
Advertisiment
胎兒本身也有情緒, 會踢媽媽的肚子, 高興時會踢, 不高興時也會踢, 前者較溫和也有節奏。 對于胎教, 現代看法如下:
一、胎兒的成長需要適當的刺激, 來促進發展, 特別是神經系統。
二、在做「胎教」的同時, 媽媽本身也處在輕松愉快的環境, 讓子宮有較佳的血液循環。
三、胎教可讓媽媽從懷孕時, 就曉得如何更愛自己, 也更愛胎兒。
四、媽媽與寶寶可建立良好的互動, 心有靈犀一點通, 就始于此。
五、媽媽生活起居要正常, 避免有害飲食, 減輕壓力, 不要動氣。 多聽音樂、散散步, 呼吸新鮮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