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生優育協會胎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澤倫教授曾經做過一項實驗, 分別測試50名女大學生在吵鬧音樂和舒緩音樂中血液微循環的變化。 結果顯示, 在吵鬧音樂中有96%的人血管收縮, 而在舒緩音樂中有92%的人則表現為血管擴張。
劉澤倫教授說, 這種生理上的效應, 說明不同音樂對人會產生不同影響。 而孕婦聽音樂時的微循環變化會影響胎盤和臍帶向胎兒輸送的血量, 從而產生良性的或不良的影響。 也有心理學家認為, 胎教音樂能使孕婦心曠神怡, 浮想聯翩, 從而改善不良情緒, 產生良好的心境,
Advertisiment
邵道遠教授提到在音樂的選擇上, 胎教音樂必須是經過專業選擇和設計, 孕婦應該聽一些節奏柔和舒緩的輕音樂, 像一些節奏起伏比較大的交響樂, 尤其是搖滾樂、迪斯科舞曲等刺激性較強的音樂, 都不適合孕婦聽。 胎教音樂應該在頻率、節奏、力度和混響分貝范圍等方面, 盡可能與孕婦子宮內的胎音合拍、共振。
劉澤倫教授也建議, 對孕婦進行音樂胎教, 不要貼近腹部播放大音量音樂, 要保持一定距離, 而且應該在胎兒發育到24周以后才開始, 這個時候胎兒的外耳、中耳、內耳基本上已經發育成熟。
蘇北淮安市婦幼保健院開設了專門供孕婦使用的“音樂氧吧”,
Advertisiment
(《胎教育兒網》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