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并不是現代醫學發展的產物, 早在中國古代, 很多的史學著作和醫學書上都有關于對胎教的實踐和理論的零散記載。 民間更是流傳了許多有關胎教的“傳奇”和禁忌。 古老的胎教究竟是怎樣的?讓我們來一窺它的神奇吧!
古代著名的胎教案例
《史記》記載:“太妊之性, 端一誠莊, 惟德能行。 及其妊娠, 目不視惡色, 耳不聽淫☆禁☆聲, 口不出敖言, 生文王而明圣, 太妊教之, 以一識百。 卒為周宗, 君子謂, 太妊為能胎教。 ”
傳說周文王姬昌的母親太任, 一向遵守禮法, 也十分注重自己的修養。 懷孕之后, 更是謹慎小心。
Advertisiment
有一天, 太任到外面去散步, 聽到有人在吵架, 太任就繞道離開了。 除了不坐擺放歪斜的椅子, 不吃不方正的食物, 不聽雜亂的聲音, 也不看邪惡的事物, 她自己更不會說傲慢傷人的話, 不做一切不良的舉止, 始終保持有規律的作息和心理平靜。 每天晚上, 她還默默吟頌優美的詩歌, 體會世間的正道。
胎兒出生后, 名叫姬昌, 他的容貌十分端正, “龍顏虎骨, 身長十尺”。 姬昌聰明伶俐,
Advertisiment
中國古老的胎教思想
心境平和, 情緒適當
中醫認為:“胎借母氣以生, 呼吸相通, 喜怒相應, 若右所逆, 即致子疾。 ” “除惱怒, 凡受胎后切不可打罵人, 蓋氣調則胎安, 氣逆則胎病。 ”子煩是由于孕母“怒氣傷肝, 或郁結不舒, 觸動血脈不安”所致。 所以準媽媽在懷孕后應“彈琴瑟, 調心神, 和情性, 節嗜欲, 庶事清凈。 ”
•pregnancy提醒:懷孕后, 準媽媽宜情緒舒暢, 遇事樂觀, 學會自我調試, 讓氣息平和。 另外, 家人和準爸爸也要為準媽媽創造舒適愉悅的環境。 家庭和睦、夫妻相敬如賓, 為準媽媽養胎創造良好處環境。
勞逸結合, 避免過度
孕婦太逸,
Advertisiment
古人還提醒:“慎寒溫。 ”這里的寒溫是指外感風寒六淫之侵。 中醫學認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太過, 就成為致病的邪氣, 六淫就是對這些邪氣的總稱。 懷孕后準媽媽由于生理上發生了特殊的變化, 很容易受到六淫之侵, 感染疾病, 甚至危及胎兒, “胎前感冒外邪, 或染傷寒, 郁熱不解, 往往小產墮胎, 危及性命。 ”故而注重胎前攝養, 慎起居, 適寒溫, 甚為緊要。
•pregnancy提醒:準媽媽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量的活動,
Advertisiment
另外, 準媽媽為了保護胎寶寶的健康發育, 一定要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尤其是孕初前3個月。 冬春季節更要注意防寒保暖, 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增強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