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媽咪:產後第一天需要知道的事!

1 觀察出血量

產後護理在新媽媽生產完以後就要開始了, 就是大家經常能夠聽到的“產褥期”。 寶寶在出生以後, 新媽媽要有一個惡露排出的過程, 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產後第一天的惡露呈鮮紅色, 通常情況下大概會有三四天, 不會超過一個禮拜的, 出血量和月經量差不多。 然後就是漿液性的惡露排出, 因為紅細胞含量少, 我們看到的顏色會是淡粉色或者咖啡色, 最長是兩周的時間。 接下來是白色惡露, 整個感覺和白帶差不多。 正常的惡露排出過程最多持續42天, 對於出血情況和惡露顏色一定要關注一下,

Advertisiment
要是紅色惡露超出正常月經量, 那麼有可能會造成產後大出血, 最好是馬上就醫。

2 關注體溫變化

通常狀況下, 正常的新媽媽體溫是比較穩定的, 分娩後體溫升高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產後疲勞熱。 新媽媽在剛剛經歷了生產以後, 整個人都會覺得非常疲憊, 體力消耗巨大, 會有短時間體溫升高的現象, 通常最高在38度左右, 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等到精力恢復以後就好了;二是由於產後乳☆禁☆房腫脹而發生的泌乳熱, 也是不用擔心的, 新媽媽可以讓孩子吸乳或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保持乳腺管暢通即可。

3 適度下地活動

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恢復一會了之後就可以下床的。 要是新媽媽有產後體位性低血壓那麼可以在床邊坐一下,

Advertisiment
再嘗試走動, 最好是有人陪著, 防止因為意外狀況摔倒。 剖腹產新媽媽休息的時間要長一些, 慢慢恢復體力後, 在進行走動。 要是有側切的刀口, 新媽媽咳嗽時捂住腹部, 減少張力對刀口的拉扯, 這樣才不會覺得非常痛。

4 4小時內要排尿

當胎兒、胎盤娩出後, 新媽媽會感覺自己的尿量多了非常多, 其實這是為了讓身體裡面的水分排出來。 新媽媽在生完寶寶以後, 要多多喝水, 幫助尿液排出, 加快子宮恢復。 通常情況下, 生完寶寶4小時內要排尿, 要是超過6小時未排尿可診斷為尿儲留。 那麼一定要催尿, 可以用溫水沖洗外☆禁☆陰, 讓尿道口放鬆, 也可以多聽聽水聲。 要是還是不行的話, 可採用藥物注射催尿, 促使膀胱收縮。

Advertisiment
半小時無效後, 用導尿管人工匯出。 尿管需保留24~48小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