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興趣班或讓孩子喪失學習興趣

關於娃娃課外學習的問題讓家長也感到迷惑:其他孩子都在上興趣班, 自己的娃娃不願上怎麼辦?是讓寶寶沒有壓力自由發展?還是抱著技多不壓身的觀點, 讓他跟上同齡孩子培養興趣的步伐。
上興趣班, 可能讓孩子對學習毫無興趣
心理專家朱文波博士表示, 曾有很多家長曾諮詢他, 孩子厭學了怎麼辦?他認為, 孩子厭學的問題多年來就存在, 而且屬於當下孩子們的群體性問題, 而厭學的根本原因很多時候就是從孩子四、五歲時的“被學習”開始。

現在的孩子從四、五歲開始, 很多就被強制學習小學課程,

Advertisiment
被強制學習鋼琴、舞蹈等。 一旦被強制, 寓教於樂的教育理念就被徹底的顛覆, 孩子的心理開始懼怕討厭甚至憎惡所有要求他學習的東西, 道理很簡單——這違背孩子的天性。

朱文波介紹, 他接觸過的很多厭學的孩子都是天資聰穎, 他們缺失的就是簡單的快樂學習的土壤, 乃至於最後缺失了人生的快樂。 甚至可以說, 那些暑期“被學習”的孩子是帶有先天焦慮的人群, 焦慮產生的原因則是來自家長“只許成功, 不許失敗”的教育理念。
讀懂孩子, 找到他的發育節奏和學習節奏

“孩子不上興趣班, 家長會很害怕!”朱文波表示, 在很多家長的眼中, 周圍每個同齡孩子似乎都“自覺”好學, 唯獨他們的孩子對這些不感興趣。

Advertisiment
“很多家長並沒有試著去發現孩子, 去讀懂孩子。 家長命令式的要求孩子學這學那非常簡單, 而給孩子們一點時間, 更多地變點花樣, 陪他們玩一會, 逗他們開心一下, 把學習隱藏在遊戲活動中, 很多家長卻做不到。 ”

孩子需要找到自己的興趣, 家長也要找到自己孩子的發育節奏和學習節奏。 一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沒有完成的願望加到孩子身上。 事實上, 孩子和家長生活的生態環境不一樣了, 不要用家長的成長經歷再來套孩子。

同時, 別拿他和別的孩子比較。

此外, 當說教失去作用時, 別頑固地堅持重複無用的方式, 不妨先平靜自己的情緒, 找到更深層次的原因。 孩子永遠比不過家長的頑固, 他們在叛逆、不學習的外表下,

Advertisiment
其實都特別脆弱, 或者是對家長深深地失望。
專家指出, 虛度光陰有助孩子儲存能量

國外曾有心理專家指出, 對孩子們來說, “虛度光陰”也是一種休息和能量儲備, 反而是大人對孩子的過多安排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

派翠克·奧唐納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 他曾表示, 孩子天生具有遊戲和探索的天性, 在3歲之前, 這種行為一般在父母的指導下進行, 3歲以後, 是孩子自主期。 如果孩子們發現他們感興趣的事情, 或希望融入孩子間的社交活動, 他們就不會感到無聊, 除非他們沒有玩伴或活動的限制太多。

而5歲-6歲更是孩子們自主社交的關鍵時期。 在這個年齡階段, 孩子們不喜歡過多和父母待在一起,

Advertisiment
而更喜歡和其他同齡的孩子玩耍。 這時候, 父母要注意了, 不能時刻充當“衛星定位儀”, 監控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