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孕期飲食>正文

補鈣誤區您寶寶占了幾項?

如今, 各種各樣的兒童補鈣廣告鋪天蓋地地涌向家長朋友。 廣告宣傳暗示著人們, 兒童得通過服用鈣保健品補鈣。 爸爸媽媽們看了, 心里當然就急了, 自己的孩子說不準正缺鈣呢!于是, 大人們買這個鈣買那個鈣, 天天往孩子嘴里塞, 想著“咱家的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那么, 果真如廣告上所說的, 大多數孩子都缺鈣嗎?如果確實缺鈣, 必須服用鈣保健品, 才能補出效果嗎?過量、重復地補鈣, 對孩子們來說, 真的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

其實, 您的孩子缺不缺鈣, 不是由廣告說了算。 要不要補鈣?如何科學補鈣?今天,

Advertisiment
泉州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黃柏青, 泉州營養學會專家顧問團成員、泉州師院教師辛碧芬, 就給各位爸爸媽媽講講。

【情況是這樣】

不少孩子天天補鈣

據泉州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黃柏青副主任醫師介紹, 有很多家長來醫院咨詢, 該給孩子補什么鈣。 這些家長大部分是在看了補鈣宣傳廣告, 受到誤導, 覺得自己的孩子可能缺鈣。 正好, 孩子正在長牙, 或處在發育期, 家長們就自己買來各種鈣片, 每天給孩子吃。

“實際上, 這些家長并不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鈣。 這種隨意補鈣的做法不妥當, 醫生是不提倡的。 ”黃柏青醫生說, 現實情況并非如廣告所說, 大多數孩子都缺鈣, 情況沒有那么嚴重。

不需要常規補鈣

Advertisiment

我國營養學會推薦嬰兒每日鈣攝入量為300~400mg, 1~3歲400~600mg, 4~10歲800mg, 11~17歲1000mg。

許多家長經常問:“我家孩子天天補鈣, 怎么還缺鈣?”其實, 民間俗稱的缺鈣, 醫學上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是體內缺乏維生素d所致。 黃柏青醫生介紹, 嬰幼兒時期補鈣是為了預防佝僂病, 首先要常規補的是維生素d, 然后再根據情況, 看要不要適量補鈣。 維生素d不足, 吃再多鈣也是不行的。

而含鈣的食物很多, 因此, 配方奶喂養的兒童只要保證一定的牛奶攝入量, 保證膳食營養均衡, 即可滿足鈣營養的需求, 不必另行補鈣。 如果膳食營養均衡, 2周歲以上的孩子在飲食中攝入足夠的維d, 并有足夠的日曬, 就能預防佝僂病, 也不需要另行補鈣。 青春期的兒童可能需要補鈣,

Advertisiment
但并不要求常規補。 一般來說, 應該是缺什么, 才補什么。 極少數缺鈣的兒童, 主要是由于偏食, 或者營養不良引起的。

【哪里錯了呢】

鈣補得多, 就能長個子嗎?

誤區:很多媽媽覺得孩子長不高, 肯定是缺鈣導致的, 就給孩子補鈣。

正解:黃柏青醫生介紹, 目前有些鈣劑廣告打出“兒童長高要補鈣”的旗號, 讓家長誤認為鈣劑能促進孩子長高。 兒童補鈣越多越好其實是認識上的一種誤區, 單純補鈣并不能直接使兒童長得更高, 還可能導致一些健康隱患。

據了解, 一個人的身高, 除了遺傳因素外, 還必須有健全的內分泌系統以及維生素d和鈣等的協同作用, 才能保障骨骼的充分生長。 嬰兒和青春期兒童骨骼生長最快, 鈣儲存量最多,

Advertisiment
保證鈣攝入量是必要的, 但過量補鈣、重復補鈣、大量服用維生素d的做法并不科學, 不但影響兒童胃口, 還容易出現厭食、便秘及脹氣, 甚至可能患上結石。

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青少年, 雖然對鈣的需要量大于幼兒和學齡前兒童, 但單純補鈣并不能明顯改善身高, 均衡營養、合理運動才是保證兒童骨健康最切實有效的途徑。

喝了骨頭湯, 就不會缺鈣嗎?

誤區:多喝骨頭湯, 自然就不會缺鈣了。

正解:泉州營養學會專家顧問團成員、泉州師院教師辛碧芬提醒, 骨頭里面的鈣決不會輕易溶出來。 有實驗證明, 在高壓鍋蒸煮兩小時之后, 骨髓里面的脂肪紛紛浮出水面, 但湯里面的鈣仍是微乎其微。 熬制骨頭湯時加些醋, 可使骨質中的鈣與醋酸結合為可溶于水的醋酸鈣,

Advertisiment
有助于鈣的析出。 而且熬制時最好不要用高壓鍋或鋁鍋, 避免在骨頭湯中溶出過多的鋁, 最好用砂鍋來燉。

孩子骨折, 應該多補鈣嗎?

誤區:有小朋友摔傷導致骨折, 爸爸媽媽會買來各種鈣營養品給孩子喝, 還給孩子燉骨頭湯, 覺得這樣可以增加骨頭里的鈣含量, 孩子好得快。

正解:辛碧芬老師介紹, 實際上, 受損傷后骨的再生, 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 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 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所以單純的補鈣并不能發揮好的效果, 甚至可能導致高血鈣而影響復原。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根據醫囑, 臥床或者是增加功能鍛煉, 這樣就可以促進骨頭對鈣的吸收, 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此外,骨頭湯對骨折復原有一定的用處,但大量食用有可能造成脂肪攝入過多及重金屬超標,不宜多喝。

單純補鈣,能治兒童缺鈣嗎?

誤區:有的家長把孩子帶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有點缺鈣,就自行買來一大堆鈣片,給孩子大補特補。

正解:單純補鈣(鈣食品)并不能治療兒童缺鈣。發現孩子缺鈣后不能只補鈣,卻忽視了維生素d的攝入,因為大部分鈣的吸收需在維生素d的協助才能完成。不過也要注意,不要陷入到另一極端,即過量攝入維生素d,這樣可能引發維生素d積蘊中毒現象。

【怎么補才對】

在醫生指導下補

眼前許多父母給孩子補鈣,有的超出規定數量。黃柏青醫生提醒家長朋友:“不要隨便給孩子買補鈣產品,因為市面上的補鈣產品有可能添加了不合適的成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帶孩子去看醫生,由醫生診斷您的孩子是否缺鈣,有沒有必要補鈣。兒童補鈣應在體檢確診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據介紹,兒童攝鈣過量,不僅影響食欲,還會抑制對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而且,長期大量地補鈣,有可能導致血鈣超標。若鈣過度在體內沉積,嚴重可致臟器鈣化,影響臟器功能。

食補比藥補更好

辛碧芬老師說,對兒童來說,補鈣食補比藥補更好。奶和奶制品是鈣的最好來源;豆類、堅果類、綠色蔬菜、各類瓜子也是較好來源,蝦皮、芝麻醬、海帶、發菜、紫菜、黑木耳、蟹肉、豆制品、蛤蜊等含鈣量很高。所以,應該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日常生活中把奶作為必需品,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

拿喝牛奶來說(乳糖不耐受癥者可選擇酸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基本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某些氨基酸(如賴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乳糖、適當的鈣磷比都將有助于鈣的吸收,而植酸、草酸、過量膳食纖維、堿性磷酸鹽、過量脂肪、某些抗酸藥、四環素、肝素則不利于鈣的吸收,過量的蛋白質攝入會降低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使鈣排出增加。所以,在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補鈣不宜喝飲料

辛碧芬老師提醒小朋友,補鈣時不宜喝碳酸飲料。當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水分結合,就會產生碳酸。而血液中大量的碳酸將導致酸中毒,使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部分鈣無法在骨骼上沉積,或者干脆“偷走”我們骨頭中的鈣。

飲料中的咖啡因會使腎臟將血液中蛋白質上的鈉剔除,同時也會將鈣離子一起分離出去。另一個罪魁禍首是磷酸,它是可樂中的一種成分。研究表明,如果人體內磷所占的比率遠遠高于鈣,則會使骨骼中的鈣不斷流失。

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此外,骨頭湯對骨折復原有一定的用處,但大量食用有可能造成脂肪攝入過多及重金屬超標,不宜多喝。

單純補鈣,能治兒童缺鈣嗎?

誤區:有的家長把孩子帶到醫院檢查,發現孩子有點缺鈣,就自行買來一大堆鈣片,給孩子大補特補。

正解:單純補鈣(鈣食品)并不能治療兒童缺鈣。發現孩子缺鈣后不能只補鈣,卻忽視了維生素d的攝入,因為大部分鈣的吸收需在維生素d的協助才能完成。不過也要注意,不要陷入到另一極端,即過量攝入維生素d,這樣可能引發維生素d積蘊中毒現象。

【怎么補才對】

在醫生指導下補

眼前許多父母給孩子補鈣,有的超出規定數量。黃柏青醫生提醒家長朋友:“不要隨便給孩子買補鈣產品,因為市面上的補鈣產品有可能添加了不合適的成分,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帶孩子去看醫生,由醫生診斷您的孩子是否缺鈣,有沒有必要補鈣。兒童補鈣應在體檢確診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據介紹,兒童攝鈣過量,不僅影響食欲,還會抑制對鋅、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而且,長期大量地補鈣,有可能導致血鈣超標。若鈣過度在體內沉積,嚴重可致臟器鈣化,影響臟器功能。

食補比藥補更好

辛碧芬老師說,對兒童來說,補鈣食補比藥補更好。奶和奶制品是鈣的最好來源;豆類、堅果類、綠色蔬菜、各類瓜子也是較好來源,蝦皮、芝麻醬、海帶、發菜、紫菜、黑木耳、蟹肉、豆制品、蛤蜊等含鈣量很高。所以,應該盡量通過改善飲食結構,日常生活中把奶作為必需品,達到從天然食品中獲取足量鈣的目的。

拿喝牛奶來說(乳糖不耐受癥者可選擇酸奶),每100克鮮牛奶含鈣120毫克,如果每人每天喝奶250克,便能提供鈣300毫克;每天喝牛奶500克,便能供給600毫克的鈣;再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供給的300毫克左右的鈣,便能基本滿足人體對鈣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維生素d、某些氨基酸(如賴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乳糖、適當的鈣磷比都將有助于鈣的吸收,而植酸、草酸、過量膳食纖維、堿性磷酸鹽、過量脂肪、某些抗酸藥、四環素、肝素則不利于鈣的吸收,過量的蛋白質攝入會降低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使鈣排出增加。所以,在食用含鈣豐富的食品時,應避免過多食用含磷酸鹽、草酸、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免影響鈣的吸收。

補鈣不宜喝飲料

辛碧芬老師提醒小朋友,補鈣時不宜喝碳酸飲料。當飲料中的二氧化碳和血液中的水分結合,就會產生碳酸。而血液中大量的碳酸將導致酸中毒,使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的一部分鈣無法在骨骼上沉積,或者干脆“偷走”我們骨頭中的鈣。

飲料中的咖啡因會使腎臟將血液中蛋白質上的鈉剔除,同時也會將鈣離子一起分離出去。另一個罪魁禍首是磷酸,它是可樂中的一種成分。研究表明,如果人體內磷所占的比率遠遠高于鈣,則會使骨骼中的鈣不斷流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