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視、聽是最好的交往形式嗎

新生兒在家中的表現

最受歡迎的小使者

一位媽媽回憶說:“當分娩最痛苦的時刻, 突然聽到腹中嬰兒呱呱墜地, 一切痛苦就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我們全家等待已久的小使者果真來到了這個世界, 母愛油然而生, 我憧憬著未來, 我決心把她培養成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人。 ”我們在家庭訪問中, 總會聽到家庭成員對新出生的小使者的讚美和希望。 有一位奶奶給小寶寶取名“晨”, 即早晨、太陽、希望的意思, 意味著小寶寶是全家人的希望所在。 寶寶來到人間, 受到了父母、家庭以及社會的歡迎和關懷。

新生兒來到人間,

Advertisiment
與家中成員互相交往, 母親當然是其最可親的物件。 當父母每一次接觸自己新生的嬰兒時, 他們的感情是複雜的, 充滿喜悅, 滿懷希望, 又多少有點擔心。 他們都特別仔細地、十分認真並按特定的順序一項一項地觀察這位小使者的頭髮、眼睛、鼻子、小嘴和面部, 接著撫摸小寶寶的小手、小腳和軀體, 並輕輕地搖動一下小寶寶的身體, 母親會感到無限的欣慰。 寶寶這時會很懂事, 用眼睛注視媽媽, 擁抱她, 聽媽媽喃喃說話並聞到奶香、尋找乳☆禁☆頭、獲得食物。 這就是父母和寶寶的互相交往。

視、聽是最好的交往形式

前面已提到, 視、聽、觸覺和模仿是新生兒的主要行為能力。 在家中新生兒和父母等交往也是通過這些能力來表現和發展的。

Advertisiment
只要你用心觀察就會發現, 小使者光臨人間不久就會東張西望, 眼睛還會追隨紅球或有色玩具上下左右移動。 我們曾對新生兒(正常足月)進行了初步觀察, 通過家訪發現, 生後12~14天、26~28天的嬰幼兒, 在看紅球、聽格格聲這兩項行為方面較生後2~3天的嬰幼兒有明顯長進, 生後2~3天的嬰幼兒雖能看紅球, 但頭和眼球只能在水準方向移動, 到12~14天特別到26~28天時不少新生兒可隨著紅球轉動。 如你能掌握此規律, 你就可以在哺乳後抱起寶寶, 眼和眼接觸(最佳距離是20釐米), 一邊說話, 一邊慢慢移動面部, 寶寶的頭和眼球就會隨著你而轉動, 這是輕而易舉的事, 但意義卻重大。 正如美國學者文尼柯茨博士所說:“‘最早的母親貫注’對幼兒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Advertisiment
這是一個能提高敏感性的時期, 在生後要持續幾個星期, 可以為形成你寶寶的個性、展開智力發育及感覺發展提供條件和環境。 ”這樣, 如抓緊新生兒時期的行為鍛煉(當然要循序漸進), 對你寶寶的發育會有很大好處。

眼對眼的互相注視是相互交往的開始。 許多媽媽反映, 在寶寶注視她們時會感到很高興, 不由自主地會緊緊擁抱她們的孩子。 她們會說:“張開寶寶的眼睛, 喔, 寶寶是媽媽的, 寶寶認識媽媽嗎?”這時寶寶可能會微笑。 大約40%的母親要花一周或更多的時間才感覺到寶寶真正是自己的。 通過接觸、照顧新生兒, 父親才真正感到寶寶是自己的, 因此這些相互之間的交往是必需的。

Advertisiment
父母在此時期內能強烈地感到他(她)們自己與寶寶聯繫在一起, 驚人的感情共鳴滲透在母(父)親與新生兒之間。

在家庭隨訪中, 媽媽還會告訴你她那些引以為驕傲的事:當寶寶在吃奶時聽到媽媽的談話, 寶寶就會停止吸吮或改變吸吮速率, 表明寶寶要聽媽媽說話, 而別人的說話聲寶寶卻不理會。 這裡要順便提一句, 母乳餵養不僅可將抗體輸送給新生兒來預防感染(因為母乳尤其是生後頭幾天的初乳含有豐富的分泌型IgA), 而且新生兒的吸吮動作可使母體產生激素幫助子宮恢復, 更重要的是母乳餵養能促進母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新生兒對自己母親的乳☆禁☆房有特殊的吸引力, 能識別自己母親的奶香, 吸吮母乳有利發育,

Advertisiment
而正在哺乳的媽媽往往沉浸在愜意之中。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