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研究已證明, 識字不等於讀書能力。 有些寶寶雖然有相當雄厚的識字量, 但讀書能力差, 或根本不喜歡看書。 閱讀能力的基礎不僅僅是識字, 還包括語言能力和想像力。 文字是把語言視覺化的符號, 認字和理解用文字來表現的語言及其含義不是一回事。
如果一個人光識字, 沒有豐富的語言能力和理解文字含義的想像力, 那這個人的讀書能力可想而知。
關於識字的問題有許多說法,
Advertisiment
有一位日本爸爸親自做了一種喇叭式的工具, 天天把喇叭墊在媽媽的肚子上, 跟寶寶說話、唱歌或講故事。 寶寶出生後, 他繼續天天以這樣的方式跟寶寶玩耍, 這時候,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當聽到還在媽媽肚子裡就聽過的故事時, 寶寶仿佛與老朋友再會似地, 開心地笑了。 按道理, 胎兒是聽不懂故事的, 但是胎兒會把故事作為一種好聽的聲音來欣賞, 把故事的旋律和節奏作為快樂的音樂印刻在腦海。
Advertisiment
寶寶學會說話之前每天也在學語言, 他會聽到大量的語言, 這些都會儲存在寶寶的腦子裡, 形成一定規模的積累, 等到發音器官成熟後, 寶寶就會突然講起話來。 因此, 前期聽到的語言的品質會直接影響到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
剛出生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 但對人的聲音很敏感, 6個月左右已經相當明白大人們說話的含義和語氣。 我們知道, 語言是人進行思維的工具, 那麼語言操作能力的品質和品味必然會左右這個人思維能力的品質和品味。 在寶寶準備說話時, 讓他聽到大量的、有品味的語言對他今後語言能力的發展會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Advertisiment
雖然早期閱讀有著多方面的功能, 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讓寶寶掌握豐富的、有品味的語言。
假如寶寶有十分豐富的語言環境, 圖畫書對發展寶寶的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就要打折扣了。 想想看, 古代的老百姓哪有圖畫書可讀?可是, 那時候各個村落裡都會有“故事家”, 他們能講成百上千個故事, 用各種聲調和動作把每個故事講得繪聲繪色。
Advertisiment
要是寶寶身邊有個“故事家”天天講不同的故事給他聽, 那麼, 即便沒有圖畫書相助, 他的語言能力會快速地發展起來。 可是, 能夠隨口編出動人的故事的人不多, 因此, 優秀的兒童讀物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優秀的幼兒讀物是由優秀的作家、畫家和編輯精心製作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