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班裡總有一個或幾個領袖人物, 他們在夥伴群體中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我以前教過的一個孩子, 現在上小學了, 有一天她來幼稚園玩兒。 我問她, 覺得幼稚園好玩兒嗎?她說張雲沒來, 有什麼好玩兒的?張雲是她所在班裡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 我沒想到她在孩子心目中地位如此之高, 居然會影響到別人的快樂與否。 我就覺得這是個大問題, “領袖”的存在, 可能關乎孩子成長的實際環境, 關乎每個個體的早期人際體驗。 這些問題也許我們很少能夠顧及, 大部分時間我們看見的是一個個的“單個”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首先是核心人物成長為領袖, 需要在群體中長期相處。 某個孩子得到群體多數孩子的認同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在歷經教師組織活動、群體自發活動方方面面的錘煉之後, 他們才能脫穎而出。 大多數領袖都是從小班一直到大班待在同一個群體, 而且要到中班後期和大班才能成為堅不可摧的領袖。 在直接招收的中班裡, 比較難以產生這種核心人物, 而且對群體其他人的影響程度要打折扣。 在孩子對群體其他夥伴的認知中, 中班以前的經歷可能扮演著某種重要角色, 或者至少可以說是小班相處增進了彼此之間的熟悉程度。
Advertisiment
其次, 領袖核心人物可以分為至少三種類型:
聰慧親和型、潑辣互助型、外源肯定型。
聰慧親和型。
就是那些聰明伶俐、能說會道, 在老師組織活動中表現出眾, 在群體自發活動中有想法有辦法能照顧各個孩子共同遊戲的核心人物。 她們以女孩居多。 她們是老師家長欣賞同伴羡慕的物件, 幹什麼象什麼, 學什麼會什麼, 她們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家長總是自覺不自覺的拿她們當榜樣提點自己的孩子, 她們有親和力, 組織同班玩兒時能照顧到被忽視的孩子, 所以老師會鼓勵別的孩子跟他們結伴玩耍。 這樣的孩子的確是相當優秀、數量也是很少的。 如果一個班裡能有一個兩個這樣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潑辣互助型。
孩子之間的攻擊行為是相當明顯的, 到大班以後才基本上轉化為口頭攻擊為主。 攻擊行為儘管受到老師的強烈抑制, 但群體裡總有孩子弱小需要保護, 即使你是最強的有時也需要別人的説明, 有些孩子就在實踐中學會一種技巧——結夥互助。 這就需要一個召集人, 性格潑辣能借助自身和夥伴的力量幫助處於某種劣勢的孩子擺脫困境, 他慢慢的就成長為領袖, 別人有爭執就會找他仲裁是非曲直。 潑辣互助型領袖, 自身的能力、親和力比之聰慧親和型的孩子稍有不足, 但並不影響他的核心地位。
Advertisiment
外援肯定型。
這種孩子和聰慧親和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但是問題是她們的地位更多的是來源於老師的讚揚褒獎。 這種孩子聰明漂亮乖巧, 老師難免會給以過多的肯定, 從而使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支配同伴的特權。 孩子受暗示性強的特點, 會使一些孩子樂於接受這種支配, 並且傳達給更多的人接受支配, 這樣形成“領袖”地位, 應該定位為外援肯定型。 肯定評價過多之後她們會依賴這種肯定, 不表揚他就會難受。 生活中有很多孩子,
Advertisiment
第一種和第三種, 有很多相仿的地方, 第二種可以是成為俠肝義膽型。 應用“齊魯新苗”測查方法評測這些“領袖”孩子, 他們在同伴群體中得分最高。 他們發展水準高, 他們在同伴群體中影響大。 這一點是確切無疑的。 我的分類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非此即彼, 便於說明罷了。 對於這些“領袖” 孩子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告訴他們“你和別的孩子都一樣”, 以免這種地位給他們自身和同伴帶來負面影響。 這也提示我們要注意觀察群體自發活動, 深入認識群個體互動模式善加引導。 水準所限,本人觀點和表述難免有所偏頗,懇請各位幼教同仁斧正!。
深入認識群個體互動模式善加引導。 水準所限,本人觀點和表述難免有所偏頗,懇請各位幼教同仁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