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 “讓寶貝平安長大”是父母最大的心願, 而怎樣給孩子們盡可能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同時説明他們認識危險, 學會保護自己呢?看看下面幾位父母的經驗之談, 對您是否有所幫助。
學會自己愛自己
兒子四周歲了。 昨天上電梯時, 他才進去, 電梯門就關上了, 怎麼也打不開, 被獨自關在電梯裡的兒子略帶哭腔地喊了一聲:“媽媽――”我們急了, 他爸爸立即喊了一句:“豆樂樂不要著急, 按4!”我匆忙上了另一部電梯。 到了四樓, 兒子已經在電梯門口等我了。 我欣喜地抱住他, 只見他雖然眼睛有點紅,
Advertisiment
兒子獨自面對危險能夠冷靜處理, 我想是和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給他灌輸安全觀念有很大關係。 小時候他喜歡邊吃零食邊玩, 還會發笑, 我就很嚴肅地警告他, 不許吃東西時嬉笑;大一些, 吃冰糖葫蘆, 或是拿牙籤, 我們都會隨時提醒他別紮到口、鼻、眼睛;他會爬高了, 絕不允許他爬窗臺, 並告訴他一些小朋友發生意外的實例, 讓他知道這樣是很危險的;每天上下電梯, 就教他如何防止被電梯夾到, 三歲時就讓他踮起腳夠電梯裡的數字鍵;在商場等人多的場所走失時, 也記住在原地等候, 不能焦急亂跑;在路上教他認識紅綠燈,
Advertisiment
在生活中我們隨時將聽到、遇到和想到的安全和自我保護的知識和事例, 及時地告訴寶貝, 讓他樹立安全的觀念, 學會自己愛自己。 我想, 我們能一直陪伴寶貝, 保護寶貝當然很好, 但更應該教會寶貝如何保護自己, 使自己不受傷害, 以及遇到突發性事件時的應對能力。
孩子的“保護神”是她自己
樂樂4歲半了, 她特別外向, 甚至比男孩還淘。 一天中除了睡覺, 幾乎沒有閑著的時候。 所以, 對於這樣的孩子, 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我們在很多地方對樂樂是很寬鬆的, 基本上不限制她, 讓她自己去摸索。 她還是小不點時, 我們就儘量不用消極的口氣嚇唬孩子: “不准碰!”“不許!”這樣會讓孩子變得特別膽小。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飯不能嬉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我們平時非常注意對樂樂這些生活小節的訓練, 孩子能做的事就讓她自己做, 絕不包辦代替, 這樣, 孩子在自己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從而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