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情商教育>正文

讓孩子有金錢觀

讀幼兒園的妹妹:100塊是很多錢嗎?我爸爸有很多很多錢, 你要多少都給你!

讀小學的姐姐:這種壽司4個才25塊, 看一場電影才30塊, 很便宜啊。 這支筆送給你?當然不行啦, 2塊錢一支, 很貴的!

看到這些對話, 你有沒有想起自家的小家伙又是怎么看待錢的呢?他還沒形成錢的具體概念, 以為提款機里的錢是任意提取的?他花錢大手大腳, 不知道你賺錢的艱辛?他視財如命, 一分一毫都不愿意與別人分享?現在的孩子大多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 孩子手中也有了自由支配的錢, 怎樣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Advertisiment
也成了父母共同關心的問題。

金錢觀包括對錢的認識及支配兩部分。 如上文幼兒園的妹妹并不理解錢的面值、多少等具體概念, 父母需要先教育她認識錢。 一位銀行家建議3~6歲幼兒的家長通過游戲, 讓孩子從小認識錢幣, 了解找零錢。 而上文中的姐姐已經有了一定的金錢觀念, 但是對小學生而言25塊買4個壽司、30塊看一場電影, 是否稍顯奢侈?2塊錢的筆要送給別人就是很貴, 又該怎樣理解孩子頭腦中古怪的金錢觀?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頭腦中充斥各種不健康的金錢觀吧, 且看專家是怎樣各處妙招的:

小金庫計劃。 教育孩子通過符號、數字、圖畫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收支情況, 讓孩子多動腦筋, 如何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錢。

Advertisiment

家庭生活小顧問。 在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同時, 可以嘗試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日常消費計劃當中, 和爸爸媽媽一起記錄家庭生活消費, 使孩子進一步了解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

爸爸媽媽的榜樣作用。 要教育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爸爸媽媽自身應該了解什么是正確的金錢觀, 不要亂花錢或者過于斤斤計較。

了解金錢是勞動所得。 通過講故事、看影片的方法, 讓孩子了解人們通過勞動活動金錢, 尊重勞動。

了解助人的快樂。 如果您的生活比較充裕, 不妨和孩子一起幫助一些有需要的人, 讓孩子體會錢除了可以帶給自己物質享受, 當我們用剩余的錢幫助有需要的人, 快樂會加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