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的意識
這個早晨家裡亂成一團, 波波可是興奮極了。 媽媽一面在能裝得下波波的特大旅行袋裡放著衣服, 一面對波波說:“你得選擇一下, 是帶這只絨布狗還是帶那只泰迪小熊?因為我們包裡只能裝下你的一件玩具。 ”
“你得選擇一下”這個說法, 波波已經不陌生了。 雖然他只有3歲, 一個星期前他就在去海濱還是去外婆家的選擇中決定了去外婆家。
選擇玩具是小事, 可去哪兒度假可是大事兒, 孩子能選擇嗎?當然!在他還不能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心願的時候, 他就開始了自己的選擇――在許多伸出的手臂中,
Advertisiment
兒童教育專家通過對現代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百名成功人士的調查後發現:幼兒時期做決定的能力有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善於做決定, 使他們更有判斷力和決斷性。 身為父母, 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做決定而不是代替孩子做決定, 這需要一點點技巧――
提供選擇
在一個商場的店慶活動中, 兩個三四歲的孩子圍著贈氣球的大姐姐爭吵, 一個說:“我喜歡紅色, 這個紅氣球給我。 ”另一個說:“我不要白色, 白色的不好看。
Advertisiment
變通一下就能化解糾紛。 孩子之所以堅持, 是以為沒有選擇,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多提供一些選擇。 當他慢慢成長起來後, “可以選擇”這樣的觀念就會逐步形成。
你可能有點兒擔心, 孩子的選擇總是和你的意願相反會不會使局面失控呢?當我們晚上問孩子“要先講故事還是先洗澡?”時, 你知道大部分孩子會怎麼回答嗎?大部分孩子回答“洗澡”。 科學家曾做過類似的實驗, 得出的結論是人類的習慣總是順著問題出現的先後, 選擇最近的一個答案回答。
這個有趣的實驗, 無疑給了我們一個機會, 如果孩子面對的是兩件事, 不知該怎麼辦,
Advertisiment
自主選擇
你總是將意識強加于孩子嗎?那可真是糟透了。 專家指出, 在一定範圍內讓孩子做主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關鍵。
他能將玩具收進玩具櫃, 那就放手讓他去做吧, 你沒必要指示他非要將小熊放在第一層架子上, 他總喜歡將水彩筆放在桌面上, 你不必每次都在他去幼稚園後, 再替他放回抽屜。 實際上, 3歲左右的孩子就有“亂”的意識了,
Advertisiment
孩子的問題是往往偏執於自己的第一個判斷。 別介意讓他吃點兒苦頭。
“淋了雨你會感冒!”
“不按時起床, 遲到會被老師罰。 ”
………………
你一遍遍地苦口婆心, 他卻是一臉的不相信。 孩子和成人一樣, 需要經過自己的嘗試來獲得經驗。 在你確定孩子可以承受時, 給他決定權, 讓他嘗試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如果孩子失敗了, 要對他講明失敗的原因, 而不是說:“看, 我早說了吧, 都是你不聽話。 ”
與孩子相處時, 有時需要變通的是我們。 比如假期孩子想待在自己家裡, 也許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假期或是暫時找個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