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以為讚美就是鼓勵寶寶, 雖然兩者都將焦點放在正向行為上, 但是這兩者之間有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 讚美有可能會使孩子覺得挫折和沮喪, 但鼓勵卻可以使孩子變得更有勇氣, 能夠更堅強地面對問題。
促進親子關係的重要技巧之一,
就是鼓勵。
鼓勵就是將你的注意力放在寶寶的天賦與能力上,
幫助他們在成長過程中,
建立自信與自尊。
鼓勵可以讓寶寶信任自己的能力,
並且能夠幫助寶寶學習並接納自己的錯誤,
進一步從錯誤中學習,
同時也可讓寶寶培養出接納不完美的勇氣。
Advertisiment
讚美,
鼓勵,
大不相同
很多父母以為讚美就是鼓勵,
其實讚美跟鼓勵並不相同,
讚美可能會使人挫敗、氣餒,
但鼓勵就不會出現這些負面的效果。
為了區分兩者之間的差異,
讓我們先來討論一下讚美與鼓勵的目的與效果。
讚美是一種獎賞方式,
是在競爭後獲得的東西,
它只提供給勝利者與最優秀的人。
讚美型的父母常對寶寶說:“如果你做了什麼什麼,
你將會得到獎賞!”而這些事往往是從父母的觀點與角度出發,
認為那是不錯的事情,
所以讚美是一種促使寶寶去追求外在獎賞的方式,
尤其是父母所認定的好的事物。
鼓勵是針對寶寶的努力或進步所做的,
當然也包括小小的進步,
只不過,
重點在於對寶寶潛在的能力與價值的肯定上,
Advertisiment
別讓讚美害了孩子
讚美和處罰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它們都是一種社會控制的方法,
過度信賴讚美的教育方式,
有可能帶來破壞性的效果,
使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
不自覺地養成一種“自己的價值是建立在他人的意見與評價上”的觀念:一些順服型的寶寶往往就是秉持著這種信念長大的,
Advertisiment
寶寶也可能變成只有在讚美之下才願意合作的小朋友;如果沒有得到讚美, 他們可能會停止付出和貢獻, 而且也可能不自覺形成這樣的觀念:“只有在能取悅他人的時候, 我才有價值。 ”這種觀念對寶寶未來的人格發展是有害的, 因為它讓寶寶有忽視自我的想法, 成為追逐取悅他人的愛好者。
擁有這種信念的寶寶也容易產生挫折感, 因為他們不可能一直順利地達到大人的標準, 所以越來越少的讚美讓他們漸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如果他們不能得到讚美, 就有可能出現更差的行為表現。
Advertisiment
有些寶寶長大之後會出現怨恨權威的個性, 可能就與這樣的成長過程有關。 當父母用讚美的方式“控制”他們時, 有些寶寶會拒絕再表現出那些被期望的行為, 甚至試圖做出相反的行為或出現不適當的行為, 如自暴自棄, 其實他們是故意用這些不合適的行為, 來“擊敗”讚美型的父母, 使他們的控制意圖無法得逞, 這樣會導致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