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身高體重最重要的生長指標

身高體重, 最重要的生長指標 大多數父母對自己孩子的生長發育十分關心, 會經常問自己寶寶的發育是否正常, 或者請專家評價寶寶生長情況的評價等問題。 為此, 專家表示:寶寶的體格發育包括體重、身長、頭圍、胸圍等近10項內容, 其中體重、身長是重要的指標。 父母應密切觀察。

體重
它代表身體各器官、組織、體液的總重量。 它能及時反應小兒近期的營養狀況和疾病情況。 因此要定期給小兒稱體重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般情況下6個月以內的小兒最好每月測查一次, 6個月至1歲每3個月測量一次, 1歲以上每半年測一次,

Advertisiment
3歲以上每年測一次。

正常新生兒出生時體重就在2500克以上, 如果低於2500克為低出生體重兒, 若等於或超過4000克為巨大兒。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由於多睡少吃、呼吸、皮膚蒸發及大小便的排出導致體重下降, 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 在生後3—4日體重下降最低點, 一般不超過出生時體重的7%—8%, 以後逐漸增加, 每天增長25—30克, 7—10天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滿月時體重應該增加600—800克。 出生後的第一年是體重增長最快時期。 例如出生體重3公斤的小兒, 3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約6公斤, 1歲時體重是出生時的3倍約9公斤, 2歲時約4倍。 2歲後平均每年增長2公斤。

提示:

體重是觀察小兒體格發育最靈敏的指標。 每位父母都經常給小兒稱體重。

Advertisiment
測量體重最好選用杠杆稱, 測量前要檢查零點, 應脫去小兒外衣、鞋和帽子, 年長兒儘量排空小便, 這樣稱出的數值較為準確。

身長

這是測量小兒頭頂至足底的距離。 3歲以內小兒測量時取臥位姿勢, 因此稱身長, 3歲以後要採取立正的姿勢稱身高。 而3歲以內的小兒身長與營養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3歲以後身高受種族、遺傳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 身長與短期營養變化不明顯, 但是與長期營養狀況有一定的關係。 身長也是在生後第1年內增長最快。 例如小兒出生時的身長50釐米, 1年大約增長25釐米。 1歲時身高約75釐米, 第2年約增長10釐米, 以後至青春期平均每年增加5—7釐米。

提示:

測量寶寶的身長時, 應注意脫帽、鞋和襪。

Advertisiment

專家提醒

嬰兒體重、身長有規律地增長是健康的表現之一。 當小兒體重及身長不按規律增長, 提示父母的餵養方法可能有不當之處, 過胖時可能是出現營養過剩的狀況, 增長緩慢或不增長可能是食物品質欠佳或者疾病所致(如肺炎、腹瀉等疾病)影響小兒體格的發育, 應該積極查找原因採取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