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運動的人都有運動時上氣不接下氣的經歷, 這時候該稍微歇歇。 通過運動間的短暫停頓, 人的肌肉能完成能量補充, 以備下一次運動使用。 但是, 人究竟需要休息多長時間, 才能補充足夠的能量呢?前不久, 美國堪薩斯大學的科學家找到了答案。
研究者設計了一套推舉運動, 試圖發現在每組運動之間, 肌肉究竟需要多長時間的休息才能恢復。 他們招募了28名經常鍛煉的男士, 先讓他們推舉杠鈴, 直至最大極限, 取他們最多完成次數的75%, 即12次作為正式測試時第一組運動要完成的次數。 第一組運動完成后,
Advertisiment
科學家們發現, 兩次推舉之間休息的時間長度對下一次運動中所能完成的推舉次數有很大影響。 當志愿者們在兩組運動間只能休息1分鐘時, 下一次只能完成5次推舉, 這比他們第一次能完成的次數的一半還少。 當志愿者在兩組運動間休息3分鐘時, 第二組則能完成10次。 而如果兩組推舉之間休息的時間超過3分鐘, 例如5分鐘, 下一次能完成的推舉次數并沒有相應增加。 這說明, 休息3分鐘后, 肌肉已經完全恢復了。
這意味著什么呢?這說明, 休息多長時間應視休息的目的而定。 如果目標是完成3組推舉動作, 每組10次, 那么需要在每套動作間休息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