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適當的分離焦慮能激發寶貝潛能

每個寶貝都要經歷入園初期的分離焦慮, 看著他們痛苦的小眼神, 媽咪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但近期瑞典的一項研究表明, 適度的分離焦慮反而會激發寶貝身體的各項潛能。


它們包括:

1. 承受挫折的能力
寶貝在新環境中無所適從, 又不能順利溝通, 內心有很大的挫折感, 但大多寶貝都能及時調整自己, 並通過各種途徑排解心理壓力(如哭鬧、發脾氣……), 體現出比家長所料想的更強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2. 觀察思考的能力
分離焦慮所產生的不安全感, 讓寶貝不再處於放鬆的狀態, 他的各項感知器官也更加敏覺和緊張,

Advertisiment
他會更加注意地查看周圍的環境及變化, 並積極思考和嘗試能擺脫這種不安全狀況的辦法。 比如寶貝會採取哭鬧, 或緊緊跟隨一名相對親近的老師等。
3. 自我表達的能力
情急之下, 大多寶貝不得不嘗試主動說出心中的感受, 比如:“要找媽媽”、“不要”、“快給媽媽打電話”或“我不睡覺”……在沒人説明寶貝表達的情況下, 他反而有更好的表現。
4. 模仿他人的能力
寶貝會更加關注同齡人並受他們情緒和行動的影響, 有更強的模仿力, 比如一個寶貝哭鬧會引來更多的, 一個寶貝上廁所也會引來更多的, 一個寶貝玩某種玩具, 也會引來更多寶貝對它的青睞。

協助寶貝把嚴重分離焦慮轉變為適當分離焦慮的方法:
1. 告訴寶貝真實情況
不要欺騙寶貝說媽咪馬上就來,

Advertisiment
那樣寶貝會一直等待而不去嘗試轉移注意力, 要告訴寶貝為什麼讓他上幼稚園, 媽咪下班後會來接他, 媽咪不在時希望他怎樣做等。
2. 讓寶貝習慣逐步分離
為減輕寶貝的分離焦慮, 可以在寶貝上幼稚園前進行一些特別的訓練:第一天, 媽咪嘗試和寶貝說再見, 然後離開寶貝1個小時再回來;第二天, 和寶貝說"再見"之後過2小時再出現, 依此類推, 逐漸延長與寶貝分離的時間。
3. 家長保持樂觀情緒
寶貝和媽咪的感情是息息相通, 如果媽咪看起來很焦慮, 寶貝就會更焦慮。 因此, 每天送寶貝入園 時, 你要提醒自己保持愉悅的心情和表情、簡短地與寶貝擁抱並說"再見"。
Advertisiment

4. 給寶貝留下安慰物
如果幼稚園同意, 可以讓寶貝上幼稚園的時候帶上他最喜歡的玩具, 這樣可以幫助寶貝減輕和媽咪分開時的焦慮情緒。 寶貝在和媽咪分開的時候仍然能很快找到情感的依託, 是很好的過渡方式。

不同年齡段寶貝分類焦慮有所不同:
0-3個月的寶貝
處於沒有差異的依戀發展階段, 只要身體舒服, 就不會產生分離焦慮。
3-6個月的寶貝
處於有差別的依戀發展階段, 他可以區分熟人和生人, 並對不熟悉的面孔有所拒絕, 但對那些似曾相識的熟人他都接受, 只要與幼稚園老師熟習幾天, 他就會很快就把她納入熟人圈內, 爸媽走了也不會產生明顯的分離焦慮。
6-24個月的寶貝
處於依戀關係單一化階段, 並在24個月到達高峰,

Advertisiment
即寶貝在熟人圈裡開始尋找跟自己關係最近的人, 並對他產生強烈的依戀, 此年齡段的寶貝對陌生的幼稚園老師非常排斥, 他的分離焦慮最厲害。
24——36個月
寶貝開始有能力把依戀物件夥伴化, 能夠容忍與媽咪暫時的分離, 如果告訴他, 他能明白媽咪走了還會回來。 但焦慮情緒仍比較嚴重。
36個月以後
寶貝對分離現象的正確判斷和適應能力都有所增強, 他們上幼稚園的分離之"痛"要輕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