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不同部位皮膚的特點, 皮膚的保養方法應該有所不同。
一般部位 軀干部、四肢伸側等處的皮膚比較平展和厚實, 或不易受傷且對損傷有一定的抵抗力。 如沒有特殊必要一般不需采取特別護膚措施。
柔細部位 頸兩側、四肢屈側、手足背等處皮膚雖也平展, 但較細嫩。 皮膚保護以防刺激、防外傷為主。
皺褶部位 腋、肘窩、腹股溝、腰眼部皮膚易相互接觸、摩擦, 污物易蓄積, 汗液難蒸發, 易潮濕、糜爛甚至感染。 因此, 皮膚保護要著重保持局部清潔、干燥, 還要防止衣褲等對這些部位的緊束和壓迫。
粗厚部位 手掌、足跖皮膚角質層很厚。
Advertisiment
受壓部位 如腳跖、臀部、背部, 隆突部位如關節表面皮膚(肩、肘、腕、指跖背、髖、膝、踝等)應小心防止外傷, 尤其是撞擊傷、磨損、角化增生和血液循環障礙。
肢端部位 指的是末端手指、足趾和指跖甲。 保護措施強調防外傷、凍傷、燒燙傷和感染。
多毛部位 頭皮、胡須部和其他多毛部的皮膚保護主要是保持毛發潔凈、整齊、不過長。
Advertisiment
多脂、多汗部位 除頭皮外, 還有面部、上胸、上背部。 多汗部位主要防浸漬和汗疹如痱子等;多汗多脂部位要防細菌、真菌感染和某些化學物質如油脂類的刺激。 毛囊蟲以食皮脂為主, 皮脂分泌過旺促進毛囊蟲繁殖, 易致使或加重毛囊炎、痤瘡、酒渣鼻等病態, 故應積極治療。
腔口部位 指眼、耳、鼻、口、尿道口、陰☆禁☆道口、肛門等部位。 這些部位的皮膚多較細薄、柔軟, 又潮濕多皺。 皮膚保護應著重避免摩擦、壓迫, 防止過干而導致裂口, 過潮引起浸漬、糜爛。 還要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對皮膚的刺激以及由此而來的炎癥和感染。
暴露部位與遮蓋部位 暴露部位皮膚的保護主要是防日曬、外傷、過敏物接觸和微生物侵擾;遮蓋部位則要防止分泌排泄物,
Advertisiment
粘膜部位 重點在維護其完整性, 防止特殊接觸物如義齒、助聽器、隱形眼鏡等對粘膜的損傷和刺激, 要保持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