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針灸減肥的4種方法

中醫針灸辨治將肥胖病多分為燥熱傷肺、胃燥津傷、腎陰虧虛、陰陽兩虛、陰虛陽浮、濕熱困脾、肝膽濕熱等多種證型, 分型較多且復雜, 不利于針灸臨床。 根據肥胖病病因病機, 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分為胃腸實熱、脾虛濕阻、真元不足和肝郁氣滯等四型。 其他證型往往夾雜其中, 臨床只需隨證加減即可。

在國外留學的小王, 今年24歲, 由于國外的飲食方式, 幾年留學生活吃成個大胖子回來, 1.8米的個子足足有123kg重, 今年回國后一個是減肥, 一個是找工作。 后在針灸科進行減肥治療, 現體重恢復至87kg。

據為小王治療的該科胡津麗副主任醫師分析,

Advertisiment
小王屬于單純性肥胖, 單純性肥胖病(以下簡稱肥胖病)為當今常見病、多發病。 中醫認為, 其病因病機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調是肥胖的主要病機 血實氣虛、陰盛陽虧、氣血陰陽失調是肥胖病的主要病理改變之一。

脾胃功能失常是肥胖病形成的關鍵 若脾胃功能異常, 則可致氣血失衡, 陰陽失調, 水谷精微異常布化, 進而導致肥胖的發生。

真元之氣不足亦是肥胖發生的重要環節 元氣損傷, 三焦則不能行其正常職能, 進而導致人體氣化和代謝功能障礙, 發生肥胖。

恣食肥甘酒醴、缺少勞作及情志失調致肥亦不可忽視 胃主受納, 脾主運化, 二者協作完成對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Advertisiment
若恣食肥甘酒醴, 雖胃納盛, 但脾運化功能受損, 積久蘊熱, 水谷精微不能輸布全身, 營養五臟六腑, 四肢百骸, 甚至反為水濕, 谷反為滯, 膏脂內蓄變為肥胖。

情志過激, 可致肥胖, 甚至消渴 心境愁郁, 肝氣郁結, 脾胃納化功能受損, 水谷精微代謝失調導致肥胖。 現代醫學證實精神因素在肥胖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當精神緊張, 情緒波動, 遭受打擊, 心情抑郁之時, 體內的某些應激激素如生長激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會大量增加, 這些激素都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及血糖的升高, 而胰島素抵抗則是肥胖病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醫針灸辨治將肥胖病多分為燥熱傷肺、胃燥津傷、腎陰虧虛、陰陽兩虛、陰虛陽浮、濕熱困脾、肝膽濕熱等多種證型,

Advertisiment
分型較多且復雜, 不利于針灸臨床。 根據肥胖病病因病機, 結合臨床實際情況分為胃腸實熱、脾虛濕阻、真元不足和肝郁氣滯等四型。 其他證型往往夾雜其中, 臨床只需隨證加減即可。

針灸治療肥胖的主要方法是:

清瀉胃腸實熱 既是指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 郁久則胃熱內生。 消谷善饑是肥胖患者臨床上的主要癥狀, 此外還表現動輒易汗、口干、口臭、便秘、溲赤等胃腸實熱癥狀。 針灸治療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 以曲池、合谷、足三里、內庭相配, 若以便秘等腸腑熱盛為主者配以上巨虛或下巨虛。 主要從手陽明經、足陽明經的合穴或腑之下合穴考慮。 臨床上胃腸實熱型患者取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交替使用或必要時三穴聯合運用則有明顯的抑制食欲、促進胃腸道蠕動的作用,

Advertisiment
針刺以后患者會出現雖饑不欲食或納食量減少的效應, 部分患者還可出現輕度腹瀉。 若胃熱引起食欲旺盛, 口渴明顯者, 胃經之穴梁丘, 脾經之穴漏谷、陰陵泉也可配伍合用。 若患者火熱之象明顯且合并心煩、面部烘熱, 甚或表現為痰火上擾之眩暈時, 則可于中脘、腕骨、合谷、豐隆、解溪、大都、厲兌、神門、少府等穴之中, 每次選3~5穴配合運用, 針用瀉法或平補平瀉。 有研究電針刺激家兔下丘腦外側區(lha)引起的亢胃效應, 通過電針足三里和內庭后, 再刺激lha引起的亢胃效應被顯著抑制, 提示針灸具有抗膽堿作用,
Advertisiment
該作用可能通過興奮β受體達到抑制食欲、消除饑餓感的作用。 另據報道, 針刺實驗性肥胖大鼠足三里、內庭穴, 可顯著降低其血糖, 并優于酚氟拉明對照組, 并對實驗性肥胖大鼠胰島素抵抗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 我們以足三里、內庭為主穴既可以起到抑制患者食欲的作用, 又可改善其胰島素抵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