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往往擔心從小接觸太多語言會不利于嬰兒成長。 但最新研究發現, 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嬰兒與同齡的單語家庭嬰兒相比, 前者在認知方面更具優勢。
聽音辨位
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市國際高等學院認知神經學家雅克梅勒和同事阿格妮科瓦奇分別選出40名7個月大的嬰兒, 并將它們平均分為單語和雙語兩組。 雙語組為家中有人說意大利語和另一種語言。
研究人員先播放小狗叫聲, 隨后在嬰兒面前呈現小狗圖像。 反復刺激后, 嬰兒能夠把聲音和圖像聯系起來。
之后, 研究人員先在屏幕一側播放狗叫聲,
Advertisiment
研究人員隨后又將狗叫聲替換為無意義音節和有意義單詞。 結果顯示, 在3項研究中, 雙語組均打敗單語組。 來自雙語家庭的嬰兒能很快學會聽音辨位, 而來自單語家庭的嬰兒表現相對較差。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13日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雙語優勢
這一研究證明, 早至咿呀學語時期, 雙語環境下成長的嬰兒在執行功能方面就具有優勢。
執行功能是一種復雜的認知結構, 與注意、規則運用、記憶等多種能力的發展有關。
研究還證明,
Advertisiment
先前研究發現, 嬰兒在學說話前就開始吸收一些語言的基本要素, 并且能夠發現兩種不同語言發音的區別。 早期研究發現, 規律使用兩種語言能夠提高兒童和成人的某些思維能力。
然而, 比較雙語家庭嬰兒和單語家庭嬰兒的認知能力的研究尚不多見。 這一研究能夠啟發研究人員重新思考同時接受雙語熏陶在早期大腦發育中的作用。
尚待觀察
梅勒認為, 執行能力強更多與雙語家庭嬰兒在這一年齡段的感知力有關, 而非語言表達。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雙語家庭嬰兒以后能否繼續保持這一優勢。
Advertisiment
梅勒認為, 實驗說明早期學習決無負面影響。
盡管其他研究人員認為早期雙語訓練能夠更好發展智商或得到更高考試成績, 但梅勒對這一觀點持懷疑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