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零花錢讓寶寶學會理財

寶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錢”的呢?當寶寶有了錢之後會不會由著性子亂花?如果給零花錢的話, 該給多少, 按什麼方式給, 要不要干預孩子的花費預案?要不要鼓勵孩子把錢都存起來?相信每個父母心中對此都有很多困惑。 零花錢正如江河之水, 既可載舟也可覆舟, 千萬不要對每天的幾毛錢或幾塊錢掉以輕心。  

產生獨立意識
如果寶寶已經意識到了金錢的好處而口袋裡沒有一毛錢, 長此下去必有問題, 從小處說, 如果同齡人都有零花錢而你的孩子沒有, 寶寶就會盡力避免在幼稚園及小學同學面前提及此事,

Advertisiment
他會獨來獨往, 生怕與同齡人在一起遇上AA制的花錢項目而尷尬, 這對他的人際交往不利;此外, 如果孩子從來沒有享受過自主購買的快樂, 他會被這種快意所吸引, 從而讓父母隨手擺放的硬幣都不見了蹤影。 紅黃藍親子園早教顧問李智英表示:“從小沒有零花錢的孩子長大後會過分看中金錢的能量, 更可能因為錢財而變得六親不認。 因此, 適量地給寶寶零花錢, 恰是讓寶寶養成比較豁達的金錢觀的一個先決條件。 零花錢的多少不僅應取決於孩子的年齡, 還要看家庭收入的多少和孩子所在的環境, 例如周圍同學、鄰居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有多少零花錢, 有時候可以對數額進行重新考慮。
Advertisiment
在孩子走入社會獨立生活之前, 讓他們掌握計劃經濟, 對他們的未來將會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

明白金錢的概念和功用
一般來說, 兩三歲的寶寶還沒有有關金錢的完整概念, 他們剛開始對錢發生興趣的時候, 大多是因為感到錢幣上的圖案好看好玩, 有的孩子甚至會用紙幣來疊花花綠綠的“紙飛機”。 此時, 父母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關於金錢的概念。 父母不妨使用寶寶能聽得懂的語言, 並輔之以家庭遊戲, 從最簡單的錢物交換開始, 向孩子解釋錢的概念, 並認識幾種主要的幣值。 在此之後, 父母可嘗試在收銀台前, 讓寶寶單獨為他所選的一兩樣小食品, 如薯片、巧克力糖、小餅乾等付款, 逐漸幫助寶寶建立這樣的概念:買東西要付款,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的付款能力有限, 錢包裡的錢用完就沒有了, 因此不能無限制地滿足你的願望。 認清這一事實會使小寶寶成熟很多。

學會節制欲望
從孩子五、六歲開始就可以象徵性地給一些零花錢。 最好的方法是在每一個星期的同一天, 給孩子同樣多的錢, 這樣可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學會計畫和核算。 不應當拿零花錢來獎勵或懲罰。 讓孩子知道一段時間內, 自己可以自由支配多少錢。 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 父母可以幫助他約定這些錢的使用範圍, 做一個大致的計畫, 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 對許多孩子來說, 要他們安排好較多的錢, 把錢用在有益的地方,

Advertisiment
這就要求太高了。 孩子應當用零花錢滿足他個人的願望。 李智英強調:“如果寶寶的自控力比較差, 父母可以少給一些零花錢, 只讓孩子用這些錢來解決小零食、小髮夾、小禮物等花銷;而等寶寶的自控力建立起來之後, 可以多給零花錢, 同時擴大他的‘自付範圍’。 這樣, 寶寶一旦試圖購買他心儀已久的玩具汽車、滑冰鞋, 或者與電視動畫片配套的童書和玩偶, 他就知道要節制一些其他的購買計畫, 攢錢來實現他的目標, 這就很自然地出現了儲蓄意識。 同時, 家長要把孩子的花費和需要放在心上, 以便決定給多少零花錢。 不要因為工作或家務忙而忘了這回事。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