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肥胖, 是指通過飲食及藥物治療, 體重仍無明顯下降者。 有人主張以127kg為界線, 超過此者均為頑固性肥胖。
造成頑固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有:精神受刺激;生活不愉快;或某些人為因素促進多食;某些嚴懲的內分泌疾病, 如柯興氏綜合征、垂體瘤等;合并其它嚴重的疾病。
對于頑固性肥胖病人, 當在門診上采取一些措施而使治療失敗時, 必須收入院采取嚴格的飲食控制和合理地藥物治療。
通常采取的措施有:
短期禁食, 饑餓7—10天。 治療頑固性肥胖, 筆者曾令一肥胖病人三天不進食飯, 體重下降3kg;但堅持持久較困難;在飲食上給極低熱量飲食,
Advertisiment
飲食加運動療法:飲食以每天供給總熱量為1673.64千焦爾,
包括主食米飯(不吃面食),
水果及維生素,
為期一個月,
有人曾對106名患者進行飲食控制,
43外患者(40%左右)達到正常體重,
平均每人丟失體重63.9kg,
血壓及血清葡萄糖、甘油三脂、尿酸水平皆低、心電圖及視網膜靜脈變化也有所改善;如果是因心理心素而致的神經官能癥,
則可用睡眠療法,
曾對一名頑固性肥胖病人令其服安定一周后,
每天睡10小時,
體重一個月后下降3kg;對于一些治療較困難者則需手術治療;對于內分泌疾病引起者,
必須治療原發疾病為主,
方可改善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