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證患兒得到充分休息, 注意觀察病兒的血液迴圈狀況。 兒童骨折, 即使是上肢骨折, 也應臥床休息3~7天, 以利骨折的固定和康復。
石膏固定後, 家長要密切觀察病兒遠端肢體溫度和感覺是否正常, 膚色是否紅潤, 能否伸屈活動。 如發現肢體腫脹、發涼甚至蒼白、發紫、麻木和不能活動, 都應馬上送醫院複查, 必要時由醫院拆開石膏重新包紮固定。
Advertisiment
2.加強營養。 骨折病人主要應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骨折初期, 孩子胃口較差, 飲食宜清淡有味、容易消化, 以刺激食欲。 可以多喝一些魚湯、肉湯和蛋湯等。
以後根據孩子的食欲, 適當增加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如瘦肉、魚、蛋以及大豆製品等。
維生素對骨頭的修復也很重要, 應鼓勵孩子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至於礦物質的補充, 可讓孩子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牛奶和大豆製品等。
微量元素鋅可促進骨折的癒合, 牛肉、牡蠣、芝麻等食物中含鋅較多。
有些家長認為骨頭的含鈣多, 能促進骨折癒合, 於是天天給孩子喝骨頭湯。 這種做法並不科學。 因為骨折後的一段時間內, 骨內鈣質會向血液中轉移, 從尿中排出, 如食物中補鈣過多,
Advertisiment
3.石膏固定後, 要為孩子保護好石膏, 嚴防折斷、脫落和受潮。
肢體骨折可用枕頭和毛巾等抬高患肢, 高度可稍超過平臥時心臟的水準位置, 以利靜脈血液的回流, 減少傷口腫脹、疼痛, 促使骨折癒合。 要注意患肢早期功能的鍛煉。
4.拆除石膏後, 肢體、關節運動受限, 徑圍變細, 這是正常現象, 是因為患肢活動減少、肌肉萎縮引起的。 只要經過一個階段的功能鍛煉, 就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