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胎教常識>正文

骨盆為什么很重要?

骨盆的大小及形狀對分娩的難易影響很大, 它與產力及胎兒構成了分娩的三要素。 正常的骨盆寬而淺, 如產力及胎兒無異常, 胎兒很容易娩出。 但如果骨盆狹窄或存在明顯的畸形, 胎兒就不能經骨盆娩出。

產前檢查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檢查是測量骨盆。 測量后, 醫生會對準媽媽是否能夠自然分娩做出認真地評估。 因此準媽媽一定要堅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 讓醫生測量骨盆的大小, 了解胎兒和產道的情況, 如出現問題, 及時作出判斷。

盆底肌是骨盆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骨盆底部肌肉簡稱盆底肌,

Advertisiment
它封閉了骨盆出口, 起到承托、保護胎兒和盆內器官的作用。

骨盆底肌分為三層:

1. 外層:為會陰淺筋膜與肌肉組成, 包括會陰淺橫肌、球海綿體肌、坐骨海綿體肌和肛門外括約肌。 均會合于陰☆禁☆道處口與肛門之間, 形成會陰中心腱。

2. 中層:為尿生殖膈, 覆蓋在恥骨弓及兩坐骨結節間所形成的骨盆出口前部的三角平面上。 包括會陰深橫肌及尿道括約肌。

3. 內層:為盆膈, 由提肛肌、盆筋膜組成, 為尿道、陰☆禁☆道、直腸所貫穿。

懷孕和分娩對盆底肌是個很大的挑戰!

盆底肌在和懷孕和分娩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接近分娩時, 骨盆會變得松弛, 出口變大, 但盆底肌在陣痛開始后會變得柔軟, 從而為寶寶打開一個容易通過的通道。

Advertisiment

孕期:被變大的子宮壓迫, 膀胱會下垂。 之后被子宮壓彎的盆底肌支撐膀胱的力量會減弱, 很可能會引起漏尿。 但是, 一般在懷孕期間出現的漏尿現象在產后都會得到解決。

產后:分娩后, 盆底肌在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恢復。 大約要3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到產前的狀態。 但經過這一系列的壓力和變化后, 盆底肌的支撐力量開始變弱, 有些肌肉和韌帶很可能被拉傷, 處于疲勞困憊狀態。 如果這時不注意保護和鍛煉的話, 很可能會無法恢復, 導致老年后出現漏尿等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