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骨質疏鬆的防治方法

近年來隨著老年人口增加, 骨質疏鬆症及其造成之骨折已成為社會大眾注意及關心的焦點, 也因此, 骨質疏鬆症之預防亦成為國人健康保健的熱門課題之一。 人體內共有206塊骨骼, 骨骼所扮演的角色是支持身體、保護內臟、完成運動和參與代謝等作用, 人體內的骨骼不斷新陳代謝, 周而復始的破壞與重建, 在幼年及青少年期, 骨質破壞少於骨質生成, 所以骨骼逐漸生長成熟, 骨質含量逐漸增多, 一生中骨質含量在三十歲前後達到顛峰, 稱為骨峰值(peakbonemass)自此以後, 接著隨著年紀增長, 骨質就會開始以每年約0.3~0.5%的速度流失,

Advertisiment
尤其女性在停經以後, 流失的速度會更快, 約為2~3%;持續8至10年左右, 骨品質會減至顛峰期的50%, 許多病變伴隨出現, 當骨質流失過多, 使得原本緻密的骨頭產生許多孔隙, 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 就稱為「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

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數包括女性, 年齡超過七十歲、已達更年期或停經、身材和體格特別矮小、鈣質攝取不足、吸煙、飲酒過量、缺乏運動、喝大量咖啡、或是內分泌異常、肝腎疾病等。 而預防骨質疏鬆症的方法除了適當的負重運動, 能增加骨質密度, 並維持適當體重, 不要為了身材苗條而過度減重外, 每日應攝取足夠的鈣質, 來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

Advertisiment
鈣質建議量如表一:

表一國人每日鈣質參考攝取量

年齡/每日攝取量(毫克)

0-2個月/200

3-5個月/300

6個月-1歲/400

1-4歲/500

4-7歲/600

7-10歲/800

10-13歲/1000

13-19歲/1200

19歲~/1000

而飲食中鈣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有:

牛奶及乳製品:

牛奶中富含乳酸鈣, 是最易被人體吸收的鈣質型式, 國人可依據個人需求每日攝取1-2杯的奶類(240-480毫升)。 建議成人或需要限制脂肪攝取的國人選用低脂或脫脂奶, 若有乳糖不耐症的人, 可選用發酵乳或低乳糖牛奶, 亦可以由少量牛奶開始嘗試, 再慢慢增加攝取量。 其他乳製品如起士、酸乳酪等, 也都含豐富鈣質, 平日亦可視個人的需求適量攝取。

動物性來源:

小魚、魚幹、蝦類、蛤及牡蠣等。 另外在熬骨頭湯時, 亦可添加食醋或檸檬, 或是在食用鈣質豐富的食物時, 搭配富含維生素C或維生素D的食物亦可增加鈣質的吸收。

Advertisiment

植物性來源:

豆類、豆製品、黑芝麻及深色蔬菜等亦富含鈣質, 素食者可多選擇上述食物, 但鈣質的吸收及利用率較低。

鈣片:

建議鈣質最好由食物中攝取, 但是若無法由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時, 可服用鈣片補充, 但是還是需注意服用鈣片時, 一次不要服用超過500-600毫克, 每日不要超過1500毫克;若服用鈣片會有脹氣、便秘時, 可在服用前多喝水, 或于進食時服用;且服用其他藥物的1-2小時內, 不要服用鈣片。 若因內分泌異常或有其他疾病需補充鈣片時, 建議需經由醫師或營養師指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