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高招讓寶寶自動“追”著要飯吃

有什麼辦法可以使他吃飯的時候安靜些?都兩歲了, 可以讓寶寶自己吃飯了。

放手讓寶寶自己吃

1歲左右的寶寶, 動手的願望很強, 勇氣也是大大的。 看著爸爸媽媽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裡送, 自己也不甘示弱, 不滿足“飯來張口”。 性急的寶寶還會小手不停地動, 急著搶家人手裡的筷子和勺, 在餐桌上一試身手。 阻止寶寶還是鼓勵寶寶, 是決定寶寶未來吃飯好與不好的關鍵。 因為, 這正是寶寶學習吃飯的最佳時機。 父母不妨索性給她一把勺, 一雙筷子, 任他在碗裡、盤子裡戳, 一口口地往嘴裡送。 結果當然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裡的多得多,

Advertisiment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 最初寶寶畢竟有一、兩口送到了自己嘴裡, 很興奮, 如果父母及時地誇獎幾句, 寶寶自己吃飯的興趣會更濃。 漸漸地, 成功率能更高。 有過如此訓練的寶寶, 一般1歲半以後, 就能獨立吃飯了。 而且, 這也是讓寶寶體驗成功、培養其獨立性的開始。

操作要點:

寶寶碗裡、盤子裡的飯菜不要過滿;溫度適中, 防止寶寶燙傷, 或太涼吃下去胃不舒服。 一次給寶寶一種菜, 最好不要把幾種菜混到一起, 使寶寶吃不出味道, 倒了胃口。

吃飯前, 在寶寶座位周圍的地上鋪好報紙、給寶寶穿上罩衣、戴上圍嘴, 武裝到位。 等寶寶完全吃飽了, 再清理“戰場”, 幫寶寶做個人衛生。 還有, 整個過程不能嫌麻煩——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

Advertisiment

專座與專用餐具

寶寶雖小, 專人專座是必須的, 這是養成寶寶良好的進餐習慣的基礎。 父母可為1歲左右的寶寶準備一套嬰幼兒餐桌、餐椅, 如此即便是愛活動的寶寶也不容易摔著。 沒有條件的, 可在成人餐桌旁給寶寶一個固定的位置, 椅子一定要穩當, 上面墊上軟墊子, 讓寶寶坐著舒服;2歲以上的寶寶, 可在椅子上再放一隻小凳子, 便於寶寶夠得著桌上的飯菜。 寶寶的餐具除了不怕摔、小巧、安全、好用外, 還要注意視覺效果, 色彩鮮豔、圖案吸引寶寶、造型別致, 能激發寶寶的食欲。

操作要點:

從寶寶會走路後, 就對他(她)明確一點:吃飯必須在指定的位置進行, 如果四處亂跑,

Advertisiment
就沒有飯吃;飯後也不能吃其他的東西, 兩餐之間的點心仍舊維持原有的量。 父母要有令必行、持之以恆, 這也是對父母毅力的考驗。

利用寶寶的逆反心理

兩三歲的孩子特喜歡與父母對著幹。 因此, 在飯菜開始擺上桌時, 父母和家人製造氣氛, 故意冷淡寶寶:“今天的菜真豐盛, 味道好極了, 快洗手”。 等寶寶也來洗手, 對他(她)說:“你先去玩吧, 我們吃完了你再來吃。 ”或“這個魚真香啊, 你少吃點吧。 ”他一邊喊著我要吃, 一邊把自己的碗裝得滿滿的。 此時, 父母可適當地控制寶寶:各種菜都吃一點。 你會發現, 這種做法, 比單純的催促、勸說、追趕更有效果。

操作要點:

父母表面上要不露聲色, 一副對寶寶無所謂的樣子, 即便是他(她)跑來跑去,

Advertisiment
也絕不端著飯跟在後面, 並設法讓寶寶感到自己被忽視了, 非要到餐桌上大吃一頓, 為自己爭口氣。

給寶寶適度的選擇

和成人一樣, 寶寶也表現出飲食上的個性, 不愛吃某種食物, 由此借題發揮, 抻長吃飯的時間。 媽媽可給寶寶一定的自主權, 共同商量每天的食譜, 讓孩子在允許的範圍內做出選擇。 比如, 今天咱們吃菠菜、冬瓜, 還是吃芹菜或豆芽?是吃豬肉、魚, 還是吃牛肉或雞肉。 由寶寶決定在所喜歡的食物中攝取不喜歡食物的同樣營養, 只要寶寶能安安穩穩地坐在餐桌旁吃, 得到均衡的營養, 就達到了目的。

操作要點:

給寶寶的選擇範圍不要太寬, 一般兩、三種之中選一個, 營養搭配的主動權還在父母手裡。 和寶寶約定,

Advertisiment
按他(她)要求做的飯菜, 一定要好好吃, 否則下次不再徵求他(她)的意見, 做什麼吃什麼。 兩三歲的寶寶可隨著父母一起買東西、幫著擇菜, 比如掰豆角。 參與了勞動的寶寶, 在吃飯時更關心自己的成果, 吃得也好。

及時鼓勵與適當獎勵

訓練寶寶吃飯, 應事先和寶寶溝通, 讓孩子知道父母對自己的要求, 像不到處亂跑、不挑食、不剩飯、時間的限定等等。 及時鼓勵, 即使是一點點的進步:“今天一口都沒往外吐, 比昨天好。 ”“還剩下幾口, 如果能在5分鐘之內吃完, 就比昨天快。 ”適當給些小獎勵, 激發寶寶好上加好。 比如, 寶寶喜歡小熊, 哪頓飯吃得好, 媽媽就給畫一隻小熊, 由寶寶收好;如果一個星期能得到一定數量的小熊, 週六、周日就帶她到她最想去的地方玩,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操作要點:

堅持原則。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你的努力將大打折扣。

說話算數。一旦寶寶得到了足夠的小熊,父母的許諾一定要兌現。

給孩子營養的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給孩子講一些營養知識,讓他(她)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甚至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吹吹風:“你看芹菜嫩綠嫩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培訓”:“吃點菜花,補充葉酸;胡蘿蔔裡的胡蘿蔔素含量多,吃了能長高個;豬肝含鐵、維生素A豐富,吃了嘴唇紅,寶寶越來越漂亮;魚能健腦,多吃魚的寶寶聰明……”漸漸地,寶寶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處,不再讓爸爸媽媽為自己的吃飯問題發愁了。

操作要點:

飯菜富於變化。即便是寶寶喜歡的,也要今天吃了,明天就換別的,保持體內營養平衡。

色、香、味、形、營養缺一不可。讓寶寶從直觀上喜歡,比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圖案,以此刺激兒童的胃口。

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

操作要點:

堅持原則。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你的努力將大打折扣。

說話算數。一旦寶寶得到了足夠的小熊,父母的許諾一定要兌現。

給孩子營養的概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給孩子講一些營養知識,讓他(她)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甚至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吹吹風:“你看芹菜嫩綠嫩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培訓”:“吃點菜花,補充葉酸;胡蘿蔔裡的胡蘿蔔素含量多,吃了能長高個;豬肝含鐵、維生素A豐富,吃了嘴唇紅,寶寶越來越漂亮;魚能健腦,多吃魚的寶寶聰明……”漸漸地,寶寶就知道了不挑食的好處,不再讓爸爸媽媽為自己的吃飯問題發愁了。

操作要點:

飯菜富於變化。即便是寶寶喜歡的,也要今天吃了,明天就換別的,保持體內營養平衡。

色、香、味、形、營養缺一不可。讓寶寶從直觀上喜歡,比如把食物拼成卡通圖案,以此刺激兒童的胃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