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的忠告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為實驗物件(代號為T),在他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
2015-01-19 -
育兒百寶箱:起床心理學讓孩子起床很美好
你知道嗎? 起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們的大腦需要完成一系列複雜的轉換: 環境安全檢查→潛意識切換→神經系統啟動→四肢蘇醒。我們簡稱這個過程叫“切換啟動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2011-04-09 -
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
當孩子上學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好老師,那麼什麼樣的老師才會是一位好老師呢,看一看我們星媽們是如何評價吧。 寶媽:劉老師好,從星期6和星期天到現在,我發現寶寶在吃手,因為這個習慣寶寶原來...
2017-02-21 -
育寧網校:一款面對面交流的線上心理學習系統顛覆上線!
今日,一款創新式的線上心理學習系統——育寧網校正式發佈上線。旨在彌補心理學教育的科技短板,育寧網校希望廣大心理學愛好者能夠打破時間,空間,學習習慣等物理限制,讓實用心理學走下神壇,用更便捷、更高效、...
2015-04-13 -
教育和心理學理論與學前教育課程的發展
(接上篇) 三、教育和心理學理論與學前教育課程的發展 課程的設計與發展是一個複雜的實際運行過程,但同時也需要理論的指導,課程發展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學前教育課程的設計與發展也是如此。從世界範圍內的學...
2007-02-03 -
孩子拖拉磨蹭怎麼辦?心理學媽媽教你
某天在肯德基目睹了這一情形: 一個大概5歲的小男孩在玩著滑梯,一旁孩子的媽媽不停地催促著孩子回家。但小男孩似乎沒聽到,仍舊不亦樂乎地溜著滑梯。孩子的媽媽火了,直接沖上滑梯把孩子拖下來,二...
2016-04-07 -
心理學家告訴你,為什麼兩歲小孩兒玩兒手指要那麼久?
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很多爸爸媽媽都很難理解,為什麼小孩子玩一個手指頭,或者一塊小積木,可以反反復複、不厭其煩地玩兒很久很久。 其實啊,在並不遙遠的18世紀,當時的...
2016-12-05 -
家庭教育心理學重塑孩子心靈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為。作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就要從改變孩子的“心”開始! 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瞭解孩子的心理狀態; 解決孩子的成長煩惱,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質; 重塑...
2011-04-18 -
生理心理學 拆穿女性懷孕時性心理
分享到: QQ空間 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人人網進入孕期的女人,以自己的整個身心,真切地體驗著神秘的生命孕育過程。她幾乎將全部情感和精力,都注入了腹中那個正在漸漸成熟起來的小生命。那緩緩蠕動的小生命更...
2012-02-15 -
男人孕期容易出軌?心理學家是這樣說的……
話說最近遇到了幾件事…… 小麗(化名)懷孕四個月,發現老公和自己閨蜜好上了…… 小紅(化名)生了娃以後填寫出生證附表,老公的名字也不寫,她的理由倒是很充分…… 孕期的男人真的容易出...
2016-11-14 -
我們知道多少童年的秘密?| 瞭解六項心理學實驗,學習如何對待兒童
國慶期間看了一部名為《死亡實驗》的電影,有點兒震撼,兩位奧斯卡影帝領銜被科學家人為設定的“獄卒”和“囚犯”小組,鬥勇鬥狠。 兩隊人馬本來都是平凡人,但是被“分配”了身份後,彼此間竟然不能和諧相處——...
2016-10-14 -
寶寶為啥喜歡吮指頭?心理學家的解釋讓人大開眼界
寶寶為什麼那麼愛吮指頭呢? 寶寶為什麼愛吮指? 其實,吮指行為不僅受到各位爸爸媽媽的關注,就連心理學家們也從很早起就對嬰兒的這一行為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來看看心理學家們對這一行為是如何解釋...
2016-08-19 -
講真,每個孩子都是最高明的心理學家!
每天晚上9點,他就向我們道晚安,安安靜靜地關門睡覺,不像以前10點多了還賴在電視前。 週末,朋友相約帶孩子看電影、野外燒烤,兒子靦腆地說:“我就不去了,要在家裡做作業。”朋友紛紛點贊,兒子一時被樹...
2016-08-10 -
追古溯今 父母必知十大心理學“聖經”
羅森塔爾效應、超限效應、德西效應、南風效應、蝴蝶效應……各位家長們,這些心理學理論是不是聽著都很熟悉?只要加以靈活運用這些規律,每一條都是育兒聖經! 時常給予孩子心理暗示 心理規律一...
2017-02-23 -
做些什麼,能讓孩子一生幸福?——積極心理學這樣說
幸福的孩子,對愉悅感必須有所節制 我知道很多老人都會心疼孩子,所有孫輩能想到的欲望,都使勁滿足。比如,孩子想吃霜淇淋,就讓其抱著一桶吃一下午,孩子想看電視,就毫無節制的一看兩個鐘頭。 有一個心...
2017-01-05 -
幼稚園教案:積極心理學背景下教師教育的新視角
一、積極心理學對教師傳統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提出了新的挑戰積極心理學認為,孩子的潛能是客觀存在的。在過去的教育中,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發展潛能,不會引起教師太多的重視。通常在與幼兒相處時,教師總是不知不覺...
2014-12-19 -
擋住臉就能逗笑寶寶,這背後到底有什麼心理學的小秘密?
截圖來自:電影《捉妖記》 而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寶寶,如果你再去嘗試的話,你會發現這樣的逗笑方式似乎就不奏效了。 其實這是因為,在寶寶早年的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里程碑式的變化——「客體永久性」...
2016-09-09 -
幼兒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1、觀察法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
2012-02-22 -
有意思:心理學解讀寶寶的畫作
寶寶畫作中的人物特徵可能隱藏著寶寶心理發展的奧秘,父母不妨試著瞭解一下。 頭部 頭部畫得很大——太過自信或不滿意自己的體格 頭部畫得太小——自卑與薄弱感 臉部容貌 過分強調、加重...
2016-10-20 -
家長心得:一年級小豆包想法也需尊重
月寶是今年9月份剛入學,7歲的她不像以前那樣處處需要別人的照顧了,雖然不是完全可以靠自己,但是比較不會麻煩人,而且也慢慢懂得自己去處理身邊的事情,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小秘密了,在一些事情的處理上會...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