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點心理學,教育孩子更科學
“羅森塔爾效應”父母或老師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孩子就可能朝著積極的方向前進;相反,如果對孩子存在偏見,孩子就可能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這種奇妙的心理暗示就是“羅森塔爾效應”。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著...
2015-08-03 -
法國心理學家建議讓兒童自己玩
一兩歲的小孩就會試著自己穿衣服、擺弄玩具,而不少父母會熱心幫助他們完成動作。對此,兒童心理學專家建議,不妨讓孩子們自己完成他們想做的事情。 正在智利參加心理測定學研討會的法國兒童心理學專家阿涅...
2007-10-09 -
家長心語:嘉嘉學中文
中文,就聽見姥爺在電話那邊高興地笑了起來,姥爺問:“嘉嘉吃飯了嗎?”嘉嘉說:“吃了。”“吃的什麼呢?”“吃的是包子。”不知姥爺又問了一句什麼,嘉嘉不會說了,趕緊捂住話筒問爸爸。後來,又有不會說的了,...
2006-11-26 -
一個心理學家的劄記
孤獨症兒童的一般表現 超超是一個3歲半的男孩,身材墩實,長著一雙特大的眼睛。他母親抱著他沿著走廊走向我們這些測試人員。超超看了我們一眼,沒有笑也沒有問好。我們一起走進一間遊戲室。超超的母親把他放下...
2007-01-31 -
父母必知孩子的十大心理學“聖經”!
心理對於早教的重要性早已經被廣大家長認可,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在兒童心理諮詢及早教機構裡經常被提及用到的心理學常識,希望大家找到感興趣的有用的內容。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
2017-03-07 -
家長心聲:孩子不知怎玩之憂慮!
據報導,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提出孩子在10歲以前應做的32件事情――在河邊草地上打滾、採集青蛙卵、用花瓣製作香水、在窗臺上種水芹、用硬紙板做面具、用沙子堆城堡、爬樹、在院子裡挖個洞穴、用手和腳作畫、自...
2017-03-10 -
社會交往心理學
寶寶從小就表現出與人交往的需要:當媽媽喂嬰兒吃奶時,用“呵呵”的聲音與嬰兒交往,寶寶會用眼睛看著媽媽或以笑作答,這是親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現;寶寶也非常喜歡跟小夥伴交往,即使不認識,只要碰在一起,八、...
2017-03-11 -
普賴爾—兒童心理學之父
普賴爾—兒童心理學之父 ①從時間上看,《兒童心理》一書第一版出版於1882年,是第一部研究兒童心理發展的著作。 ②從著作的目的和內容上看,普賴爾之前的學者,都不是完全以兒童心理發展為研究的...
2017-03-11 -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關於兒童心理的研究方法獨具特色,這些方法是: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
2017-03-11 -
人際交往心理學文章
1、知道自己的名字 每個寶寶在家中一般都有自己的乳名,大多數父母在家中都只叫寶寶的乳名而不叫學名,這會使得很多寶寶只熟悉自己的乳名,對自己的學名卻不敏感。到了幼稚園,為了準確稱呼每一名寶寶,也...
2017-03-11 -
比較心理學
比較是指初步整理經驗材料所不可缺少的邏輯方法。同類或不同類事物的相同屬性之間可以進行比較,同一事物的同一屬性在不同時刻也能比較。 比較心理學是研究動物行為進化的基本理論,和不同進化水準的動物的...
2017-03-12 -
家長心經:不要和孩子硬碰硬
父母對孩子的寬容是一種智慧,是一種特殊的愛,何必要和孩子硬碰硬呢? 女兒今年12歲了,開始變得有思想、有個性,動不動就找茬跟我頂嘴,我不止一次向她發火:“你想翻天嗎?別忘了我是你媽!” 我...
2017-03-14 -
當育兒遇上心理學,這3個帶娃的思維工具,你一定要有
為什麼有些父母在育兒時總是抱怨,好像孩子就是災難一般,而有些父母卻得心應手,與孩子共用美好時光。 我告訴你,是優秀的父母都會有高階的思維工具在幫助自己處理事情,他們不但會帶娃,其他事情樣樣輕鬆...
2017-05-07 -
不懂美國心理學家這個“好感金律”虧大了,4個字讓孩子人見人愛
想讓孩子處處好人緣有可能嗎?無論其他小朋友,還是老師或親戚朋友,都有方法能讓他們對你家孩子有好感。 故事1: 公園裡,幾個小孩在玩沙子,每個孩子手上都有玩沙子的小工具。沒多久,有個長得比...
2017-05-16 -
心理學家:關於孩子鬧情緒時,爸媽們多多學習下面的方法!
孩子鬧情緒,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的問題,就連大人都不能做到很好的控制住情緒,更別說孩子了。所以對於孩子們來說,有情緒是再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 孩子對父母出現很大情緒,無疑就是...
2017-06-02 -
心理學家是如何養孩子的?看了這根筷子長的小木棍恍然大悟
你可知道,一支筆、一根小棍子或一根筷子,能在心理學家們手裡變成“魔術棒”? 在美國費城,一位名叫詹姆斯的患兒童抑鬱症的小男孩,在媽媽的陪同下看醫生。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在詢問了孩子的病情後讓孩子...
2017-06-12 -
孩子犯錯該不該懲罰?心理學家的回答跟大多數人不同
孩子犯錯了,該不該懲罰孩子呢? 有的爸媽覺得一定要懲罰孩子,這樣孩子才能長教訓,以後就不會再犯;但有的爸媽認為,孩子是用來愛的,懲罰並不好,應該多鼓勵他們克服錯誤。 究竟該不該懲罰孩子呢?...
2017-07-24 -
孩子幾歲後才能安全單獨過馬路?心理學家的回答值得我們重視
前陣子,接女兒回家的路上,旁邊也有剛從幼稚園接孩子的家長,一起等紅綠燈。 在不遠處有幾輛車正要開過去時,突然,這位家長的孩子跑了出去。這可讓那位媽媽嚇白了臉,趕緊沖出去抱回來。好在及時,沒發...
2017-07-24 -
讓心理學實驗告訴你,媽媽的壞情緒對寶寶的傷害有多大?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壞媽媽,一看到孩子犯錯就控制不了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導致孩子現在見了你都躲著,和你一點也不親。其實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你是不是也很後悔?可就是控制不住? 其實有很多家長都...
2017-07-26 -
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如果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會怎麼樣?作為孩子的家長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教會孩子勇敢的面對生活,下面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我曾經是一名焦慮的媽媽。在樂樂小的時候,因為怕他磕著碰著我限制了他...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