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婦行為與胎教有關系嗎?
我國古代認為,胎兒在母體內接受母親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婦女在妊娠時就應該靜心養性、守禮儀、循規蹈矩、品行端正,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前文所說,周文王的母親在妊娠時由于她做到了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禁☆聲、口...
2011-02-19 -
認識產后抑郁,給予社會支持
生寶寶是件大喜事,但是許多新媽媽在產后幾天內,反而會感到挫折、無助、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甚至要經常哭泣。實際上,新媽媽的這種心理狀態就是產后抑郁。產后抑郁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不少人對它并不是很了解...
2011-03-16 -
幼兒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
(1)吮拇指和咬指甲:嘴唇是嬰兒最敏感的部位。吮手指是嬰兒與生俱里的反應,它能帶給孩子安全感和滿足。吮指和咬指甲多在安靜、寂寞、饑餓、睡眠、身體疲倦而自尋安慰時出現,應隨年齡增長而消失。有的小兒由...
2011-03-13 -
1歲寶寶的行為標志:攻擊
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這是許多媽媽的煩惱,生怕孩子長大會變得很暴力。然而專家解釋: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一方面,這種行...
2011-03-03 -
親社會行為 孩子必備技能
親社會行為對於孩子十分重要,幾個月大的孩子便有親社會行為,但父母需要引導孩子的積極的親社會行為的發展。父母可以通過規範行為、制定規則,以及玩社會角色扮演的遊戲等方式,影響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1...
2017-02-16 -
9種寶寶常見的社會行為
在寶寶反常行為背後都有心理上的原因,下面9種常見社會行為,媽媽不妨對號入座看一看究竟是哪種心理在“作祟”。 害羞行為 認生是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發展階段,有些長大後自然會減低,有的則會持續一生,這與...
2017-02-17 -
1~24個月寶寶認知、語言、社會行為能力成長表
眾所周知,家庭成員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總是靜悄悄地學習周圍人的言行舉止並作為最好的榜樣。家庭生活樂趣是陶冶孩子優秀品格和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有效條件。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進行早教是十分有必要的...
2017-02-17 -
社會行為與神經緊密相連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喜歡玩遊戲了,玩遊戲對孩子有什麼影響?接下來讓我們來閱讀這篇文章,瞭解孩子的想法。 專家分析 社會行為與神經緊密相連 當你和朋友激戰了一盤《CS》輸掉後,或者在《魔獸世...
2017-02-19 -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社會行為?
現在的父母都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社會行為和交際能力,因為這些要是從小培養,對孩子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經常聽人們說“這孩子不僅長得好,氣質也很好。”行為是氣質的表現,如禮貌、謙...
2010-06-08 -
寶寶社會行為發育信號,你get了嗎?
哭了、笑了、快來抱抱我,寶寶的社會行為正在發育。很多爸爸媽媽在寶寶幼小的時候,對他/她是一種生理上的照顧,很少會顧及到寶寶心理層面上相關的發育。其實,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而言,他/她的社會意識已經在悄...
2015-08-08 -
寶寶太早入託易發展出反社會行為
在全世界範圍內,由於許多媽媽忙於工作,在過去的十年裡,入托兒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學走路時就被送到了托兒所。據說35%的父母在孩子兩歲後就把他們交給托兒所。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
2009-06-05 -
如何矯正幼兒的不良社會行為?
幼兒不良社會行為的形成主要是由不良環境與教育所造成,要進行矯正必須進行深入細緻的瞭解分析,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如幼兒過分的單調刻板,過分的拘謹或長期的精神負擔過重,成人對幼兒過分的苛求,或進行體罰...
2015-01-21 -
兒童的不良社會行為如何矯正
強迫性的行為: 常常是一種下意識的、自己控制不住反復重複的行動。如吸吮手指、脫鞋、走兩步跳一下,反復地數數,或者一種變態的恐懼,特別怕黑暗,怕某一種小動物或昆蟲等等。 退縮性的行為: 有這種行為的...
2014-11-08 -
兒童不良社會行為如何矯正
強迫性的行為: 常常是一種下意識的、自己控制不住反復重複的行動。如吸吮手指、脫鞋、走兩步跳一下,反復地數數,或者一種變態的恐懼,特別怕黑暗,怕某一種小動物或昆蟲等等。 退縮性的行為: 有這種行為的...
2014-11-04 -
兒童的道德行為:親社會行為
親社會行為,即準備幫助他人或採取有益於他人的行動,如助人、合作、分享等。當兒童自願幫助他人而不考慮任何外在獎勵或沒有個人動機時,則是一種利他主義,這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主要形式。 在教育的影響下,兒...
2006-11-23 -
寶寶常見社會行為問題處理大全
面對寶寶種種令人頭痛的行為舉止時, 作為家長,不用太煩惱,其實這些小毛病可能都是孩子社會化發展時的必經歷程,當您詳細瞭解後,即可以應付寶寶各種難以理解的行為。讓我們先瞭解孩子各個時期的社會行為發展規...
2017-02-21 -
幼兒常見不良社會行為問題的矯正
幼兒的不良社會行為是指在幼兒期反復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行為,是一種較為嚴重的行為模式,它的出現違反了與其年齡相適應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範,常導致攻擊、損害他人或侵犯公共利益。如果不能正確...
2007-11-03 -
注意兒童的不良社會行為如何矯正
強迫性的行為: 常常是一種下意識的、自己控制不住反復重複的行動。如吸吮手指、脫鞋、走兩步跳一下,反復地數數,或者一種變態的恐懼,特別怕黑暗,怕某一種小動物或昆蟲等等。 退縮性的行為: ...
2017-03-11 -
2-3歲寶寶的四種社會行為能力
2-3歲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行為能力了,所以在這個時期要著重培養他們的社會行為能力。 友好和平共處 培養幼兒與小朋友在一起互不干擾地玩。學會輪流玩玩具,交換各自帶來的玩具,或共同使用...
2016-05-29 -
基因影響人的“親社會行為”
在這個諾大的世界,有著眾多的人口,而人的品質性格更是大大不同,有的善良無私,有的卻自私吝嗇。然而,教養究竟是先天決定的,還是後天塑造的?隨著人類基因圖譜的揭示,也許我們可以從基因的角度重新思考這一問...
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