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宝宝网

幫助孩子穿越情緒的"暴風雨"!

3歲以內的孩子的壞脾氣,多數來自於“沮喪”!想做的事情總被阻攔,或者好不容易試一把卻不幸以失敗告終。所以,要想從根源上減少壞脾氣的發生,爸爸媽媽需要放開手多讓孩子自己探索,以及在他需要時助他一臂之力。

當孩子被壞情緒淹沒時,如果身邊有關心他、關注他、安慰他、傾聽他的爸爸媽媽,他很快會從壞情緒中解脫出來。只是,看似簡單的陪伴其實並不容易做到,除非你有了下面這些幫你一步步修煉的實戰建議!

1.最初的溫柔對待,一定會喚來短期內更加猛烈的"暴風雨"。

不習慣被傾聽感受和情緒的孩子,剛遇到父母溫柔對待時,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是:他的脾氣變得更大了!不僅更愛發脾氣,一旦發起脾氣來持續的時間也更長,可以說,這是對父母考驗最大的時刻。

孩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富有安全感的關注, 會鼓勵孩子更加充分地體會負面感受,因此他將以更大能量爆發他的哭鬧,直到負面情緒一點點從身體裡耗散出去,當這股能量消失後,孩子自然會重新感受到愛、放鬆和平靜。

孩子發脾氣,大哭大叫,這對任何父母來說都不是一幅賞心悅目的圖景,但只有一切過後,孩子重新展現的透明而舒展的笑容才會給我們一點信心: 剛才發生的並不是壞事。

2.好好總結一下孩子經常容易發脾氣的時間、場合。

比如午睡起來、餓肚子的時候、被阻攔不許碰東西的時候……找出"高危時刻"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做好準備。我們無法做到冷靜應對孩子哭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自己毫無準備,面對哭鬧措手不及。相反,當我們準備好"寶寶馬上要起床了,他可能又要大哭一頓,我給他拿一個他喜歡的小零食, 或者我得準備好好好陪他哭一頓",我們的負面情緒就不容易被調動起來,而我們的冷靜、溫和,就是對孩子情緒的最大接納,也是最有效的疏導通道。

3.靠近孩子,但不要試圖開解他

具體到孩子發脾氣的當時"我們該怎麼做", 其實辦法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地說就是,保持冷靜,溫和陪伴。陪伴時,有肢體和眼神的交流,如果孩子願意的話。

最忌諱的是媽媽做太多。囉哩囉唆問孩子:"你為什麼不高興?”勸慰孩子:"哎呀,沒什麼的, 開心一點啦!”幫孩子想辦法:"媽媽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對孩子的感受施加評價: "這麼一點小事,哪裡值得難過?” 媽媽可以簡單問一句"怎麼啦?” 但目的不是從孩子嘴裡得到準確答案,而是告訴孩子:媽媽在這裡,一直陪著你。

孩子是一種非常簡單的動物,情緒滿了,自己倒掉,身邊需要的不過就是個保證他安全,在乎他真實感受的人罷了。除此之外,一切舉動都是多餘。

4.為孩子長時間的爆發做好心理準備

上面提到的辦法中最複雜的部分在於,媽媽保證好自身的情緒狀態,尤其在孩子出人意料地長時間爆發時,那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但你覺得自己已經做足了功課,孩子卻沒有任何一點停下來的意思,你的灰心和氣急敗壞難免升起,甚至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小小的孩子並沒有成熟到刻意用情緒挾持父母,只要他不停下來就說明還有需求。

這時候,如果媽媽的心態出現搖晃,或者扛不住了,可以請其他願意配合的家人幫忙。即使不行, 已經為孩子做的也絕不會白白浪費。

5.如果遇上公眾場合鬧脾氣,第一件事:先把孩子抱到人少的地方。

在外部眼光的注視下,我們處理孩子情緒的態度一定會有一些微妙的不同,而一點點微妙的不同就足以影響最終結果。孩子是那麼敏感的人,從你一個眼神的躲閃中便可讀出你的不接納、不認可。

6.暴風雨過後無需多說,一個擁抱就是最好的結束。

孩子清空眼前的情緒後,最常做的就是給自己找個臺階,傻傻地笑笑,或者撲到媽媽懷裡。這時候, 媽媽不用多說,回應他一個緊緊的擁抱或甜蜜的吻, 然後等孩子想鬆開時一切就都結束了。你會看到,他已經毫不遲疑地投入到嶄新的探索中去。